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言自下香阶去,凉月徘徊。花影微筛。露浥苍苔湿锦鞋。含羞迎夜知谁俟,城漏频催。网户虚开。只有疏萤相伴来。
白话文翻译:
无声无息地走下香香的台阶,凉爽的月光在我身边徘徊。花影轻轻摇晃,露水浸湿了青苔,弄湿了我的锦鞋。羞怯地迎接夜晚,不知道谁在等待,城里的钟声频频催促。窗子虚掩,只有稀疏的萤火虫陪伴我来到。
注释:
字词注释:
- 香阶:香气四溢的台阶,暗示环境优雅。
- 凉月:凉爽的月光,给人以清凉和宁静之感。
- 微筛:轻轻筛落,形容花影在月光下摇曳的状态。
- 浥:湿润,浸泡的意思。
- 苍苔:青苔,生长在湿润环境中的植物。
- 锦鞋:用华美的布料做的鞋,象征身份和风雅。
- 含羞:害羞、腼腆的样子。
- 城漏:城内的钟声,是一种时间的提醒。
- 疏萤:稀疏的萤火虫,代表孤独的陪伴。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凉月”、“疏萤”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孤独和清幽的夜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侃(1885-1936),字仲明,号惭愧,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学者。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古典诗词研究者,以其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诗风而闻名。
创作背景:
《采桑子》创作于20世纪初,正值中国社会动荡和文化转型的时期。黄侃在此期间写下的诗词多反映出对社会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中描绘的静谧夜景与内心的孤独感相结合,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采桑子》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象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在夜晚独自徘徊时的感受。开篇“无言自下香阶去”,无言的离去,给人一种淡淡的伤感,仿佛在告别什么。接着“凉月徘徊”,月光如水,洒在地上,给人以清凉之感。这种宁静的氛围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花影微筛”,在月光下,花影轻轻摇动,透出几分柔美。随后“露浥苍苔湿锦鞋”,露水浸湿了青苔,浸湿了锦鞋,象征着生活的细腻和脆弱。而“含羞迎夜知谁俟”则表现了对夜晚的期待和对未知的惶恐。
最后的“只有疏萤相伴来”,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感,稀疏的萤火虫成为唯一的陪伴,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整首词通过灵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夜景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言自下香阶去:无声地走下香气四溢的台阶,给人以轻柔的感觉。
- 凉月徘徊:凉爽的月光在身边徘徊,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 花影微筛:花影轻轻摇曳,似乎在和夜晚对话。
- 露浥苍苔湿锦鞋:露水浸湿了青苔,象征着生活的细腻与脆弱。
- 含羞迎夜知谁俟:在夜晚腼腆地等待,不知在等候什么,暗含期待与不安。
- 城漏频催:城里的钟声频频催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网户虚开:窗子虚掩,透露出一种孤独感。
- 只有疏萤相伴来:只有稀疏的萤火虫陪伴,增强了孤独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凉月”象征着宁静和清凉,营造出一种意境。
- 拟人:如“凉月徘徊”,月光似乎有意识地徘徊在身边。
- 对仗:如“含羞迎夜知谁俟,城漏频催”,形成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期待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同时也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阶:象征着优雅与美好,暗示诗人的生活境遇。
- 凉月:象征宁静与清澈,给人以安宁的感觉。
- 疏萤:象征孤独的陪伴,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香阶”象征什么? a) 优雅与美好
b) 乡村的景象
c) 战争的悲惨
答案:a) -
“凉月徘徊”中的“凉月”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热情
b) 宁静
c) 忧伤
答案:b) -
“只有疏萤相伴来”中的“疏萤”象征着: a) 热闹
b) 孤独
c) 快乐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思念,展现出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和黄侃的《采桑子》相比,李清照的情感更加柔婉,充满了对过往的追思与怀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黄侃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