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其十四》

时间: 2025-01-08 02:06:13

衮衣坐缧绁,世事亦堪哀。

枕外亲炊黍,炉边细画灰。

无人泪垂血,何地骨生苔。

风雪江南路,梦中行探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衮衣坐缧绁,世事亦堪哀。
枕外亲炊黍,炉边细画灰。
无人泪垂血,何地骨生苔。
风雪江南路,梦中行探梅。

白话文翻译:

我穿着华丽的衣服,被囚禁在牢笼中,感叹世事的悲哀。
枕边的亲人正在煮黍米饭,炉边的细灰似乎在诉说着过往。
无人流泪,却流淌着鲜血,哪里埋藏着我的骨骸,长满了苔藓?
在风雪交加的江南路上,我在梦中徘徊,寻找梅花的身影。

注释:

  • 衮衣:华丽的衣服,古代帝王或贵族的服装。
  • 缧绁:指囚禁的牢笼或绳索。
  • 炊黍:指蒸煮黍米,表示家庭的温馨与亲情。
  • 画灰:形容炉火熄灭后留下的细灰,暗示过去的生活。
  • 泪垂血:形容悲痛至极,泪水如血般流淌。
  • 生苔:暗指埋在地下的尸骨被苔藓覆盖,象征死亡和遗忘。
  • 江南路:指江南地区的道路,常为诗人所怀念。
  • 探梅:暗示寻找梅花,梅花象征坚韧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字宋瑞,号犹龙,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诚和正直闻名,是抗元名将,最终被俘而殉国。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文天祥被俘之际,表达了他对国家、家庭的思念以及对命运的感慨。诗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体现了文天祥的爱国情怀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文天祥的《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其十四》是一首充满悲悯与思考的诗。在诗中,作者以“衮衣坐缧绁”开篇,生动地描绘了自己身处囚禁之中的无奈与无助,华丽的衣服与囚禁的悲惨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个人命运的悲剧性。接下来的“世事亦堪哀”,进一步表明了他对世事的感慨,似乎无论是国家的动荡还是个人的遭遇,都让他感到无比的悲伤。

“枕外亲炊黍”这一句,作者通过对家庭日常生活的描绘,寄托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炊黍的香气与温暖的家庭氛围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紧接着“无人泪垂血”,则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表达了无奈与苦痛,仿佛在诉说着无数人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悲惨命运。最后,“风雪江南路,梦中行探梅”,则将思绪带入了梦境与希望之中,梅花的意象象征着坚韧,尽管身处风雪之中,仍然在寻找生命的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交融的特质,展现出文天祥作为一位诗人的深邃思考与强烈的爱国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衮衣坐缧绁:身穿华丽衣服却被囚禁,象征身份与命运的反差。
  2. 世事亦堪哀:对世间事物的感慨,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3. 枕外亲炊黍:描绘家中亲人的生活,传达对家庭的思念。
  4. 炉边细画灰:暗示过往的温暖与现在的孤独,岁月的无情。
  5. 无人泪垂血:即使无人悲伤,内心的痛楚依然如血般流淌。
  6. 何地骨生苔:对死亡与遗忘的哲思,思考自己的归宿。
  7. 风雪江南路:描绘艰难的旅途,风雪与孤独相伴。
  8. 梦中行探梅:在梦中寻求梅花,象征着希望与坚韧。

修辞手法

  • 对比:衮衣与缧绁的对比,表现出身份的落差。
  • 象征:梅花象征希望与坚强,暗示作者心中的不屈精神。
  • 拟人:细画灰赋予灰烬以情感,增添诗意。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个人遭遇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家庭的思念,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展现出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人道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衮衣:象征身份与地位,体现了诗人与现实的矛盾。
  2. 缧绁:代表囚禁与无助,暗示个人命运的悲哀。
  3. :象征家的温暖与亲情,强化思乡之情。
  4. :象征坚韧与希望,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衮衣”指的是什么? A. 普通衣服
    B. 华丽的衣服
    C. 战袍

  2. 诗中的“无人泪垂血”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悲痛与无奈
    C. 愤怒

  3. “梦中行探梅”中的梅花象征什么? A. 荣华富贵
    B. 坚韧与希望
    C. 伤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其十四》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均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文天祥更侧重于历史的悲痛,而陆游则更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文天祥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