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丑》

时间: 2025-01-01 12:03:53

叹浓欢易散,便忍把、恩情抛掷。

恁时寸心,惟思生翅翼。

别后踪迹。

不定如萍泛,暂抛江沔,又留连京国。

芳容料见尤光泽。

共赏青楼,同游绮陌。

皆曾痛怜深惜。

纵鳞鸿托意,云水犹隔。

兰房深寂。

映轻红淡碧。

翠竹名花底、同燕息。

杯盘屡肯留客。

见真诚厚爱,意深情极。

乌纱剪为新冠帻。

谁知道、荏苒尘埃带抹,任他倾侧。

朝云信、且候潮汐。

但寸心、未改伊人在,应须近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叹浓欢易散,便忍把恩情抛掷。恁时寸心,惟思生翅翼。别后踪迹。不定如萍泛,暂抛江沔,又留连京国。芳容料见尤光泽。共赏青楼,同游绮陌。皆曾痛怜深惜。纵鳞鸿托意,云水犹隔。兰房深寂。映轻红淡碧。翠竹名花底同燕息。杯盘屡肯留客。见真诚厚爱,意深情极。乌纱剪为新冠帻。谁知道荏苒尘埃带抹,任他倾侧。朝云信且候潮汐。但寸心未改伊人在,应须近得。

白话文翻译:

感叹浓厚的欢愉容易散去,忍心将这份恩情抛弃。那时候的内心,只想飞翔。分别后踪影不定,像浮萍一样,暂时抛开江河,却又留恋京城。她的美丽容颜显然更加光彩照人。我们一起欣赏青楼的美景,一同游历绮丽的街道,都曾深深怜惜过。即使在意愿寄托的鸿雁飞翔之间,云水依然隔绝。兰房里寂静无声,映衬着淡红与碧绿。翠竹名花底下,共同栖息的燕子。酒杯和盘子多次邀请留客。见到真诚厚重的爱意,情感深厚而极致。乌纱帽剪成新的冠帻。谁能知道时光荏苒,尘埃带走了多少,任凭它倾斜。早晨的云彩信号等待潮汐,但我的心意未改,伊人仍在,应该要更近一些。

注释:

  • 浓欢:指浓厚的欢乐。
  • 抛掷:丢掉,抛弃。
  • 寸心:内心的情感。
  • 翅翼:比喻自由飞翔的愿望。
  • 踪迹:踪影,足迹。
  • 萍泛:浮萍漂浮,形容漂泊不定。
  • 京国:指京城,即“北京”。
  • 芳容:美丽的容颜。
  • 青楼:古代指妓院,象征美色与欢愉。
  • 兰房:指闺房,象征女子的居所。
  • 乌纱:一种古代官帽,象征地位与身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泽民是宋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他的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著称,多描写爱情和人生的无常。

创作背景: 这首《六丑》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表现了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六丑》以深情的笔调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开篇便以“叹浓欢易散”引出主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感慨。在描写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表现出分离后的孤独与无奈,诸如“别后踪迹”、“不定如萍泛”等描绘,让人感受到那种无根漂泊的失落。

而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共赏青楼,同游绮陌”不仅展现了曾经的欢乐,也暗示了对那段时光的珍惜与怀念。诗人娴熟地运用对比,展现了现实时光的流逝与心中情感的坚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后半部分则通过“兰房深寂”、“映轻红淡碧”,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表达出一种回忆的甜蜜与痛苦交织的情感。最后一句“但寸心未改伊人在,应须近得”则强调了对爱情的执着与期待,尽管时光不再,但心中的情感依旧未变,给人以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们对爱情、时间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叹浓欢易散”:感叹美好的欢乐容易消逝。
    • “便忍把恩情抛掷”:忍心将这份恩情抛弃。
    • “恁时寸心”:那时的心情。
    • “惟思生翅翼”:只想要自由飞翔。
  2. 修辞手法

    • 比喻:“不定如萍泛”,用浮萍比喻漂泊不定的状态。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如“青楼”与“绮陌”形成对比。
  3.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短暂欢愉的惋惜,及对爱情与美好时光的留恋,突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对情感的坚持。

意象分析:

  • 欢愉:象征着人生的美好与短暂。
  • 青楼、绮陌:代表着美好回忆与欢聚的场所。
  • 兰房:象征女子的内心世界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寸心”指的是: A. 内心的情感
    B. 身体的感觉
    C. 生活的目标

  2. 在诗中,作者用什么比喻来形容漂泊的状态? A. 云彩
    B. 浮萍
    C. 鳞鸿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的情感是: A. 忘记过去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爱情的执着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比较《六丑》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展现了对爱情的感怀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为婉约细腻,而杨泽民则更倾向于豪放与深情交织的表现手法。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