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

时间: 2024-12-29 18:35:23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真珠 通 珍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话文翻译:

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一半的江水是青色,一半的江水是红色。可怜九月初三的夜晚,露珠像真珠一样明亮,月亮则像弓一样弯曲。

注释:

  • 残阳:夕阳,指日落时的太阳。
  • 瑟瑟:形容江水的颜色,青色。
  • 可怜:可惜,怜惜。
  • 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
  • 露似真珠: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
  • 月似弓:月亮的形状像弯曲的弓。

典故解析:

该诗中提到的“九月初三夜”是中秋节前后,古人常在此时赏月,寄托思乡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夕阳与月亮的景象,折射出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语言通俗易懂,擅长描写民生、感情及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隐居于江南的时期。诗中描绘的景象与诗人的心境密切相关,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暮江吟》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诗作,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一道残阳铺水中”,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柔和而又静谧的感觉。接下来的“半江瑟瑟半江红”更是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江水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可怜九月初三夜”一句,带有几分感伤,诗人似乎在感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而“露似真珠月似弓”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将露珠和月亮的美丽与清冷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追求。

整首诗字数不多,但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白居易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示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高超技艺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道残阳铺水中”:夕阳的余晖如同一条金色的丝带铺展在水面,营造出温暖而宁静的气氛。
    • “半江瑟瑟半江红”:江水分为两种颜色,青与红的对比,象征着自然的多样性和变化。
    • “可怜九月初三夜”:在这样的美景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伤感,思绪回到人事无常的现实。
    • “露似真珠月似弓”:通过比喻,露珠的晶莹和月亮的弯曲,展现了自然的细腻与柔美。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露似真珠”,将露珠与珍珠相提并论,突出了露珠的晶莹剔透。
    • 对仗:上下句在结构和意境上的对应,使得诗句更加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宁静与孤独交织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夕阳: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美好的瞬间。
  • 江水:象征着生活的多样性与变化。
  • 露珠:象征着纯洁与短暂的美好。
  • 月亮:象征着孤独与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月初三”是哪个节日的前后?
    A. 中秋节
    B. 春节
    C. 端午节

  2. “露似真珠”中的“真珠”指的是什么?
    A. 珍珠
    B. 露珠
    C. 水珠

  3. 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感伤
    C. 激愤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孟浩然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比较白居易的《暮江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前者表现了江南的宁静美,后者则侧重于山水的幽静,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展现了不同的自然景象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