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波引·为张商铜元事》

时间: 2025-01-01 13:59:07

剑光如许。

问谁唤项庄起舞。

注心阿堵。

美人绉眉妩。

错刀敢云赠,却为青蚨生妒。

幸无分及余香,望铜雀拼飞去。

愁怀漫诉。

被花恼看似隔雾。

片云随雨飏天际,凭汝多财原非福。

莫效河间工数。

况有浮草闲花,向风飞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剑光如许。问谁唤项庄起舞。注心阿堵。美人绉眉妩。错刀敢云赠,却为青蚨生妒。幸无分及余香,望铜雀拼飞去。愁怀漫诉。被花恼看似隔雾。片云随雨飏天际,凭汝多财原非福。莫效河间工数。况有浮草闲花,向风飞语。

白话文翻译

剑光闪烁如同明亮的星星。问是谁在唤起项庄跳舞。心中关注的事物,那美人儿微微皱眉,显得妩媚动人。虽说错刀可以赠送,但却因青蚨的嫉妒而难以成全。幸好没有牵连到我的余香,期望铜雀高飞而去。愁苦的心情尽情诉说,像被花儿恼怒似的,看上去像隔着雾霭。片云随雨飘荡在天际,凭你拥有的财富其实并非福气。不要学河间的工匠数算财富。况且有那浮草和闲花,向风轻声诉语。

注释

  • 剑光如许:剑光如此闪耀,象征着英雄气概。
  • 项庄起舞:典出《史记》,项庄为项羽之侄,意指借机显露才华。
  • 阿堵:指“此物”的意思,常用以指代某种心思或情感。
  • 青蚨:传说中的一种昆虫,常被视为嫉妒的象征。
  • 铜雀:指铜雀台,历史上与王朝兴亡有关的象征。
  • 河间工数:指的是河间的工匠,暗指那些只会算计财富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光,近代诗人,活跃于清末民初,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独特,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元素。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对权势与财富的思考,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

诗歌鉴赏

《清波引·为张商铜元事》是黄光的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与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对美人、财富以及嫉妒的复杂情感。开篇的“剑光如许”即营造出一种英雄气概,接着通过“问谁唤项庄起舞”的疑问,引发对历史人物的联想,使得诗歌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历史的追寻与思考。

在“美人绉眉妩”中,诗人描绘出一种妩媚而又略带忧愁的形象,体现了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无奈。接下来的“错刀敢云赠,却为青蚨生妒”则将焦点转向人际关系中的嫉妒与竞争,揭示出人性中的复杂与矛盾。

整首诗通过对铜雀、花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令人深思。结尾的“莫效河间工数”更是对物质财富的警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更深层次思考。全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敏锐观察与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剑光如许:描绘出一种光辉,象征着英雄与力量。
  2. 问谁唤项庄起舞:提到历史人物,暗示才华的展现与竞争。
  3. 注心阿堵:表达内心的关注与思考。
  4. 美人绉眉妩:描绘美人,体现了对美的向往。
  5. 错刀敢云赠:提到赠送之意,突显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6. 却为青蚨生妒:表达嫉妒的情感,暗示人性之恶。
  7. 幸无分及余香:自我安慰,避免被牵连。
  8. 望铜雀拼飞去:希望摆脱束缚,追求自由。
  9. 愁怀漫诉:表达内心的愁苦。
  10. 被花恼看似隔雾:比喻情感的模糊与隔阂。
  11. 片云随雨飏天际:象征流逝与无常。
  12. 凭汝多财原非福:对财富的警惕与否定。
  13. 莫效河间工数:劝诫他人不要盲目追求财富。
  14. 况有浮草闲花:描绘自然景象,暗示生活的随性与不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剑光如许”比喻英雄气概。
  • 拟人:如“向风飞语”,使自然景物具有人性。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嫉妒、对财富的思考,以及对美与自由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剑光:象征力量与英雄气概。
  • 美人:代表美好与向往。
  • 青蚨:嫉妒的象征。
  • 铜雀:历史的象征,代表过往的兴衰。
  • 花草:自然的象征,寓意生活的随性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剑光如许”中的“剑光”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英雄气概
    • C. 美人
  2. “莫效河间工数”是在劝诫人们?

    • A. 追求财富
    • B. 追求知识
    • C. 追求名声
  3. “青蚨”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爱情
    • B. 嫉妒
    • C. 友谊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比较黄光的作品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皆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然而,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而黄光则更多体现了细腻与抒情的风格。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黄光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