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扬州 寄酬广陵宗梅岑》
时间: 2025-01-14 13:14: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梦扬州 寄酬广陵宗梅岑
鲤鱼收。恰钱江潮涨方休。惯爱书来,整整花前凝眸。展纨素芙蓉集好,宗资谢朓堪俦。隋堤路,繁华去,柳梢烟锁春愁。长记群公胜游。有丽句清歌,萧统楼头。击钵弹丝,只恁年年飘流。绿腰纵谱红牙曲,输小香居士清幽。还记取,卖花声里,梦到扬州。
白话文翻译
鱼儿收网了,正好钱江的潮水涨到最高处。习惯了在书信中往来,常常在花前凝视。展开白绸似的芙蓉,汇聚了许多美好,宗氏的才华与谢朓可以相媲美。隋朝的堤岸上,繁华已去,柳梢上烟雾缭绕,春天的愁绪锁在心头。长久以来记得与群公的胜游,那清丽的诗句和歌声仍在萧统楼头回荡。击打钵声,弹奏丝弦,年年如此飘流。绿腰姑娘纵情谱写红牙曲,输给了小香居士的幽静清雅。还记得,在卖花的声音中,梦到了扬州。
注释
- 鲤鱼收:指捕鱼结束,隐喻结束某种活动。
- 钱江潮:钱江为江河,潮涨指潮水上涨,象征时间流逝。
- 凝眸:深情凝视,表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忆。
- 宗资谢朓:指诗人宗梅岑的才华与南朝诗人谢朓相当。
- 隋堤路:隐喻繁华的过往,感叹时光流逝。
- 柳梢烟锁春愁:描绘春天的愁绪,柳树与烟雾形成的意象。
- 绿腰:形容女子的纤细柔美,常指歌妓。
- 红牙曲:指乐器奏出的动人乐曲。
- 小香居士:可能是指一位隐居的文人或歌妓,象征清幽雅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釚(公元1646年-公元1718年),字子贞,号秋水,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经历了社会动荡,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为题材。
创作背景
写作于清代,诗人通过对扬州的梦境描绘,寄托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和对春天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及个人的情感。
诗歌鉴赏
《梦扬州》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乡之情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扬州的美丽景色与繁华往事,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及对现状的感慨。开头以“鲤鱼收”引入,营造出一种结束与期待交织的氛围,接着描写了钱江的潮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人对书信往来的渴望,表现出对朋友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通过“隋堤路”、“柳梢烟”等描写,营造出淡淡的忧伤与春愁,体现了诗人在繁华消逝后的失落感。而“绿腰纵谱红牙曲”则展现了对音乐与美的热爱,传达出一种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也揭示了人们在岁月流逝中所感受到的无奈与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鲤鱼收:象征着某种结束,可能是诗人对生活的某种阶段的告别。
- 恰钱江潮涨方休:潮水的上涨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惯爱书来:表达对书信交流的期待,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整整花前凝眸:在花前凝视,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沉醉。
- 展纨素芙蓉集好:描绘出芙蓉花的美丽,暗含对美的追求。
- 宗资谢朓堪俦:通过对比,表现出对友人才华的赞美。
- 隋堤路,繁华去:感叹曾经的繁华已逝,表现出对过去的惋惜。
- 柳梢烟锁春愁:春天的愁绪如烟雾般缭绕,深化了诗的情感基调。
- 长记群公胜游:提及往日的乐游,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 有丽句清歌,萧统楼头:通过音乐与诗句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美的享受。
- 击钵弹丝,只恁年年飘流:音乐的流转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
- 绿腰纵谱红牙曲,输小香居士清幽:将歌舞的美与小香居士的清幽结合,暗示着文化的交融与生活的理想。
- 还记取,卖花声里,梦到扬州:回忆中的扬州,象征着美好与理想的归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柳梢烟锁”,利用自然景物比喻内心情感。
- 对仗:如“击钵弹丝”,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多个意象的排列,增强了诗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扬州的梦境描绘,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过往繁华的追忆,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鲤鱼:象征希望与梦想的结束。
- 钱江潮: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芙蓉:象征美丽与优雅。
- 柳树:常常与春愁相联系,表现出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 绿腰:象征生活中的美好与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鲤鱼收”指的是什么? A. 捕获鲤鱼
B. 结束某种活动
C. 捕鱼的开始
D. 一种习惯 -
诗中提到的“绿腰”指的是? A. 诗人的朋友
B. 某种乐器
C. 美丽的女子
D. 一种花卉 -
“隋堤路,繁华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繁华的向往
B. 对过去的惋惜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徐釚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首诗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徐釚侧重于对友人的怀念,而李白则表现出对孤独的反思。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对春天的感慨,但杜甫的作品多了一层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