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波引 葆斋夫妇迎余至黑石街养疴,其所居在万竹间,境极幽邃》
时间: 2025-01-04 06:36: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波引
葆斋夫妇迎余至黑石街养疴,其所居在万竹间,境极幽邃
作者:汪东 〔清代〕
冷风如剪。送幽径落花几点。
卧游程缓。笋舆带轻幰。
卅里重回首,似度千岩深远。
暮看童稚迎门,慰岑寂,两眉展。
余生自遣。反招隐谁为赋遍。
故交心款。恨相见犹晚。
茅柴任倾倒,不待园蔬供馔。
笑指窗外千竿,对人青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清幽的环境中,感受到自然与人情交融的温暖。冷风像剪刀一样,吹落了几片花瓣,伴随着我缓慢的游览。坐在轻便的竹舆上,悠然自得。走了三十里,回首望去,仿佛穿越了千山万水。黄昏时分,看见孩童在门前迎接,缓解了我的寂寞,脸上的愁眉也舒展开来。余生得以随意安放,隐居的生活总是让人惬意,旧友相聚,心意相通,却又感叹相见太晚。茅柴随意倾倒,不再需要园里的蔬菜来供膳。笑着指着窗外的千竿竹子,彼此投以欣赏的目光。
注释
- 冷风如剪:形容风冷冽而又锐利,像剪刀一样。
- 幽径:指幽静的小路。
- 卧游程缓:指在此处休息游玩的日子悠然自得。
- 卅里:三十里。
- 重回首:回首再看。
- 童稚:指小孩。
- 岑寂:清静、寂静。
- 余生自遣:我的余生可以随意支配。
- 茅柴:用来生火的茅草或柴禾。
- 千竿:形容竹子多而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生活的乐趣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汪东因病在黑石街养病期间,居住在万竹环绕的清幽环境中,受到环境的影响,产生了对自然、对友人、对隐逸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清波引》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清幽、宁静的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满足感。诗的开头以“冷风如剪”描述了外界的寒冷,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淡泊。接下来的“卧游程缓”则表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细腻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在描绘环境的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相聚时光的珍惜。“故交心款,恨相见犹晚”一句,表达了在隐逸生活中与故友相聚的愉悦与惋惜,增添了人情味。诗的最后,指窗外的千竿竹子,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感。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情的珍视,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冷风如剪:用比喻手法,将冷风形容为剪,突显其锐利与寒冷。
- 送幽径落花几点:描绘了一条幽静的小路,落花随风飘落,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卧游程缓:表达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的从容与洒脱。
- 卅里重回首:描绘在三十里路程后,回望的情景,表现出对旅途的感慨。
- 暮看童稚迎门:黄昏时分,孩童的迎接使诗人感受到温暖,缓解了内心的孤寂。
- 余生自遣:强调诗人对未来生活的自我安排,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 茅柴任倾倒:不再拘泥于生活的细节,表现出一种随性的生活态度。
- 笑指窗外千竿:与友人分享窗外景色,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亲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冷风如剪”,鲜明地传达了风的寒冷和锋利。
- 对仗:如“故交心款,恨相见犹晚”,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落花在幽径中飘落,赋予自然以生命和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人的珍视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宁静而又充实的生活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冷风:象征着外界的孤独和冷淡。
- 幽径:代表着宁静与隐逸的生活环境。
- 童稚:象征着纯真与温暖的人际关系。
- 千竿竹:象征着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冷风如剪”中“如”字的用法是什么?
A. 表示比较
B. 表示时间
C. 表示地点 -
诗中提到的“卅里重回首”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旅途的疲惫
B. 对过往的回忆
C. 对自然的赞美 -
“茅柴任倾倒”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奢华
B. 随性与洒脱
C. 忧愁与孤独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的隐逸生活描写。
- 《静夜思》:李白对故乡的思念和宁静的感受。
诗词对比
- 《清波引》与《山中杂诗》:两者都描绘了隐逸的生活,前者更侧重与友人的情感交流,后者则更强调自然的景色与内心的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隐逸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