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仆射牛相公春日闲坐见怀》

时间: 2025-01-06 08:47:57

官曹崇重难频入,第宅清闲且独行。

阶蚁相逢如偶语,

园蜂速去恐违程。

人于红药惟看色,莺到垂杨不惜声。

东洛池台怨抛掷,移文非久会应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官曹崇重难频入,第宅清闲且独行。
阶蚁相逢如偶语,园蜂速去恐违程。
人于红药惟看色,莺到垂杨不惜声。
东洛池台怨抛掷,移文非久会应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春日的闲坐中,诗人刘禹锡的心境和思考。诗中讲述了官场的繁忙与个人的孤独,虽身处清闲之地,却感受到与世隔绝的无奈。诗人观察到台阶上的蚂蚁似乎在低语,园中的蜜蜂因匆忙而飞去,生怕误了行程。人们只在意花的颜色,而黄莺在垂柳边却不惜高声欢唱。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东洛池台的惆怅与感慨,似乎暗示与友人之间的聚少离多,未来的重聚也未必会如愿。

注释:

  • 官曹:指官府,官员的办公地点。
  • 崇重:指受人重视,所用的官位较高。
  • 第宅:指自己的住宅。
  • 阶蚁:指台阶上的蚂蚁,象征细微事物的生动。
  • 红药:指红色的花卉,可能是指牡丹等。
  • 垂杨:指垂柳,春天时的柳树。
  • 东洛池台:指东洛的池台,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景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符,号湘君,唐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改革,曾多次遭贬,但他的诗歌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尤其以讽刺诗和咏怀诗著称。

创作背景:

写作于唐代,正值诗人因政治原因被贬之际,诗人身陷官场的无奈与孤独,常常在闲暇时深思,抒发内心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春日的清闲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以官场的繁忙与个人的清闲形成鲜明对比,透出诗人对仕途的失望与无奈。接着,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描绘出春日的生机,蚂蚁的低语与蜜蜂的匆忙,生动地表现了生命的繁忙与快速流逝。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自然的生机,也隐喻了人际关系中的冷漠和疏离。诗中对红药花色的关注以及莺鸟的欢唱,似乎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然而,结尾处对东洛池台的惆怅,则暗含对友谊与时光流逝的叹息,暗示人们在忙碌中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盼,具有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官曹崇重难频入:官府的繁忙与重要性使得我难以常去,暗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2. 第宅清闲且独行:在自己的住宅中感到清闲,却又是独自一人,体现孤独感。
  3. 阶蚁相逢如偶语:台阶上的蚂蚁偶尔相遇,似乎在低声交谈,传达一种生活的细腻和生动。
  4. 园蜂速去恐违程:蜜蜂急匆匆地飞去,象征着生命的匆忙与时间的紧迫。
  5. 人于红药惟看色:人们只关注花的颜色,反映出人们对表面事物的追求。
  6. 莺到垂杨不惜声:黄莺在柳树下不吝啬地歌唱,表现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7. 东洛池台怨抛掷:对东洛池台的惆怅和怨念,表达对时光流逝与友谊疏离的感慨。
  8. 移文非久会应成:写信的事情不久后会实现,但对未来的重聚充满不确定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蚂蚁的相遇比作低语,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蚂蚁和蜜蜂以人类的情感,使描写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红药”“垂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闲适的春日场景,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友谊的渴望与惋惜,展现了哲理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蚂蚁:象征生活的微小与琐碎,暗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 蜜蜂:代表忙碌与生命的活力。
  • 红药:象征春天、生命的美好,寄托对美的向往。
  • :春天的象征,生命的欢快。
  • 东洛池台:象征回忆与友谊,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和仆射牛相公春日闲坐见怀》这首诗的作者是? a) 白居易
    b) 李白
    c) 刘禹锡
    d) 杜甫

  2. 诗中描绘的春日场景中,哪种动物被提及? a) 鸟
    b) 蝴蝶
    c) 蚂蚁、蜜蜂
    d) 鱼

  3. 诗中的“东洛池台”象征着什么? a) 官场
    b) 友谊与时光
    c) 自然风光
    d) 诗歌的创作

答案:

  1. c) 刘禹锡
  2. c) 蚂蚁、蜜蜂
  3. b) 友谊与时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春望》(杜甫)与《和仆射牛相公春日闲坐见怀》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家国情怀与个人遭遇的苦闷,而刘禹锡则更强调个体的孤独与对美好的向往。两者均表现出对春天的赞美,但情感基调迥异,前者沉重,后者轻松而具有哲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刘禹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