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读书》

时间: 2024-09-19 21:15:39

一雨濯残热,秋气忽已深。

青灯照空廊,重露滴高林。

危坐读周易,会我平生心。

夜分徐掩卷,闲弄床上琴。

帘外初斜河,屋头已横参。

人生每如此,利欲安能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夜读书
作者:陆游 〔宋代〕
一雨濯残热,秋气忽已深。
青灯照空廊,重露滴高林。
危坐读周易,会我平生心。
夜分徐掩卷,闲弄床上琴。
帘外初斜河,屋头已横参。
人生每如此,利欲安能侵!

白话文翻译:

一场雨洗去了夏末的余热,秋天的气息骤然加深。
青色的灯光照亮了空荡的走廊,晨露在高大的树林中滴落。
我端坐在这里读《周易》,与我一生的心境相契合。
夜深时缓缓合上书卷,悠闲地弹奏床上的琴。
窗外初升的河水斜斜流过,屋顶上已经悬挂着星星。
人生本应如此,利欲又怎能侵扰我的内心!

注释:

  • :洗涤,洗净。
  • 秋气:指秋天的气息。
  • 青灯:青色的灯,象征着夜晚的宁静。
  • 重露:晨露厚重。
  • 周易:古代经典,意指哲理与智慧。
  • 危坐:端坐,指坐得很直。
  • 夜分:夜晚已深。
  • 闲弄:悠闲地玩弄。
  • 床上琴:指床边的琴,体现生活情趣。
  • 帘外初斜河:窗外的河水微微倾斜,描绘自然景色。
  • 利欲:利益和欲望。

典故解析:

  • 《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主要讨论阴阳和变化,象征智慧的追求。
  • “重露滴高林”:描绘秋夜的自然景象,象征清新和宁静。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与个人理想的碰撞,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秋夜读书》展现了陆游内心的宁静与对知识的渴望。诗人在秋雨后的夜晚,静坐于书桌前,借助青灯的微光,专心阅读《周易》,这种画面不仅展示了他对古典智慧的追求,也映射出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从“危坐读周易”可以看出,他在认真思考,而“闲弄床上琴”则透露出一种闲适和自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最后两句更是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人生应如这宁静的秋夜,远离世俗的利欲纷扰,心灵应当保持清静。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雨濯残热,秋气忽已深。”:突显秋雨的降临,带走了夏天的余热,象征着季节的变化。
    • “青灯照空廊,重露滴高林。”:描绘夜晚的环境,青灯下的空廊与高林中的露水,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危坐读周易,会我平生心。”:强调了诗人对《周易》的专注与心灵的契合。
    • “夜分徐掩卷,闲弄床上琴。”:夜深时合上书卷,体现出一种松弛与享受。
    • “帘外初斜河,屋头已横参。”: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赋予生活以诗意。
    • “人生每如此,利欲安能侵!”:总结全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营造出静谧和谐的意境。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世俗利欲的排斥。

意象分析:

  • 青灯:象征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 秋气:象征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
  • 周易:象征古代智慧与哲理。
  • 露水:象征纯洁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灯”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知识
    C. 权力
    D. 时间

  2. “夜分徐掩卷”中的“徐掩卷”指的是什么?
    A. 迅速合上书卷
    B. 缓缓合上书卷
    C. 继续阅读
    D. 撕掉书页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利欲
    B. 学问
    C. 生活
    D. 自然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春望》,同样体现了对生活的感悟。
  • 诗词对比:陆游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家国的忧虑,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更侧重于人生的感慨与自然的美,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周易》解读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