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七年以滑台战守弥时遂至陷没乃作诗》

时间: 2025-01-01 15:23:46

逆虏乱疆场,边将婴寇仇。

坚城效贞节,攻战无暂休。

覆沈不可食,离机难复收。

势谢归途单,于焉见幽囚。

烈烈制邑守,舍命蹈前修。

忠臣表年暮,贞柯见严秋。

楚庄投袂起,终然报强仇。

去病辞高馆,卒获舒国忧。

戎事谅未殄,民患焉得瘳。

抚剑怀感激,志气若云浮。

愿想凌扶摇,弭旆拂中州。

爪牙申威灵,帷幄骋良筹。

华裔混殊风,率土浃王猷。

惆怅惧迁逝,北顾涕交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逆虏乱疆场,边将婴寇仇。
坚城效贞节,攻战无暂休。
覆沈不可食,离机难复收。
势谢归途单,于焉见幽囚。
烈烈制邑守,舍命蹈前修。
忠臣表年暮,贞柯见严秋。
楚庄投袂起,终然报强仇。
去病辞高馆,卒获舒国忧。
戎事谅未殄,民患焉得瘳。
抚剑怀感激,志气若云浮。
愿想凌扶摇,弭旆拂中州。
爪牙申威灵,帷幄骋良筹。
华裔混殊风,率土浃王猷。
惆怅惧迁逝,北顾涕交流。

白话文翻译:

敌人侵犯边疆,边境将领心怀仇恨。
巩固的城池展现坚定的节操,战斗没有片刻的休息。
覆没的境地无法食用,离开战机难以再收复。
归来的希望渺茫,于是我在此深感幽闭。
勇猛地守卫城市,舍生忘死地前进修筑。
忠臣在年暮之际,贞明之木见于严秋。
楚庄王的投袂而起,终究会报仇雪恨。
去病辞别高阁,最终解除了国家的忧愁。
战争的事务尚未结束,民众的苦难又如何能解除?
抚剑怀抱感激,志气如同浮云。
愿望如扶摇直上,旗帜拂过中原。
爪牙展现威灵,帐幕中畅谈良策。
华裔之地风气各异,四方皆浸透王者的谋略。
惆怅地惧怕时光流逝,北面回望泪水交融。

注释:

  • 逆虏:敌人、侵略者。
  • :怀有、心存。
  • 贞节:坚贞的节操。
  • 覆沈:覆灭与沉沦。
  • 幽囚:困于幽暗的地方,表达无助与绝望。
  • 楚庄:楚国的一位君主,以强大的复仇能力著称。
  • 去病:汉代名将,因其辞别高官而获得国君的忧虑解除。
  • 戎事:军事事务。
  • 扶摇:比喻志向高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义隆(464年-549年),字景升,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与政治家,曾任南朝梁的皇帝。他的诗歌多以豪放激昂、气势磅礴著称,常表现出对国家、民族的忧虑与忠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嘉七年,历史背景是南朝与北方敌对势力的冲突加剧。诗中表现出作者对边境战事的深切关注与忧虑,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对忠诚的坚守。

诗歌鉴赏:

《元嘉七年以滑台战守弥时遂至陷没乃作诗》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深切思考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全诗以"逆虏乱疆场"开篇,直接引入敌人侵犯的紧迫感,透出一种戎马生涯的沉重。诗中多次提到城池、边将等意象,象征着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

在描绘战斗的艰辛时,诗人提到“攻战无暂休”,显示出战斗的残酷与无情,仿佛在诉说着士兵们的辛苦与牺牲。接着,诗中提到“忠臣表年暮”,强调了忠诚与责任感的厚重,显示出诗人对忠诚者的钦佩与对历史的反思。

诗的最后几句,诗人以“惆怅惧迁逝”收尾,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往的怀念,展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战争的痛苦,更传达了对忠诚与勇气的赞美,令人深思其背后的历史与人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逆虏乱疆场:敌人侵扰边疆,形势动荡不安。
  2. 边将婴寇仇:边境将领心怀对敌人的仇恨。
  3. 坚城效贞节:坚固的城池象征着贞洁的节操。
  4. 攻战无暂休:战斗持续不断,没有片刻的休息。
  5. 覆沈不可食:战争使得土地荒芜,无法耕种与生存。
  6. 离机难复收:错失的战机难以再获得。
  7. 势谢归途单:归家的希望渺茫,孤独无助。
  8. 于焉见幽囚:在此境地感到被困于幽暗之中。
  9. 烈烈制邑守:勇猛地守卫城市,展现出无畏的精神。
  10. 舍命蹈前修:不惜生命,勇往直前地修筑防线。
  11. 忠臣表年暮:忠诚之士在年末之际,责任重大。
  12. 贞柯见严秋:贞洁的树木在严冬中显现其坚韧。
  13. 楚庄投袂起:提及楚庄王的复仇精神。
  14. 终然报强仇:最终会报仇雪恨。
  15. 去病辞高馆:去病辞别高官,表达对国事的担忧。
  16. 卒获舒国忧:最终解除了国家的忧虑。
  17. 戎事谅未殄:战争尚未结束,依然严峻。
  18. 民患焉得瘳:人民的苦难又如何能解除?
  19. 抚剑怀感激:握剑感慨万千,情绪激昂。
  20. 志气若云浮:志向如同浮云般高远。
  21. 愿想凌扶摇:希望能够像扶摇直上那样。
  22. 弭旆拂中州:旗帜拂动中原,象征着希望与未来。
  23. 爪牙申威灵:爪牙展现出威势,暗示着军事力量。
  24. 帷幄骋良筹:在帐幕中讨论良好的策略。
  25. 华裔混殊风:华夏大地,风气各异,暗指各地方的不同风俗。
  26. 率土浃王猷:四方皆应王者的谋略。
  27. 惆怅惧迁逝:感到惆怅、害怕时间的流逝。
  28. 北顾涕交流:回望北方,泪水交融,流露出对故国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志气若云浮”,将志向比作浮云,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运用排比的手法,强调战争的残酷与忠诚的伟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忠诚与勇气的颂扬。诗人通过对战场的描绘,表现出士兵的英勇与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逆虏:象征外敌入侵,代表国家的危机。
  • 坚城:象征坚固的防线与忠诚的卫士。
  • :象征勇气与战斗精神。
  • 扶摇:比喻志向高远,渴望超越现状。
  • 流泪:象征思念与忧伤。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诗中的意象不仅仅是表面的战争描写,背后隐含的是对忠诚、责任、勇气等传统美德的倡导,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化中士兵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逆虏”指的是:

    • A) 本国将领
    • B) 外敌入侵者
    • C) 和平使者
    • D) 友好国家
  2. 诗人表达的情感中,以下哪项是主要的?

    • A) 欢乐
    • B) 忧虑
    • C) 轻松
    • D) 满足
  3. “楚庄投袂起”中“投袂”意指:

    • A) 投降
    • B) 振作
    • C) 休息
    • D) 离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探讨思乡之情。
  • 《早发白帝城》 李白: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与人生旅途。

诗词对比

  • 比较刘义隆的《元嘉七年以滑台战守弥时遂至陷没乃作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但刘义隆更注重战争的艰苦与忠诚,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山水的壮美与人生的哲理。两首诗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歌研究》:探讨南北朝时期的诗歌风格与特点。
  • 《刘义隆年谱》:详细记录刘义隆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分析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

相关诗句

逆虏乱疆场,边将婴寇仇。下一句是什么

坚城效贞节,攻战无暂休。上一句是什么

坚城效贞节,攻战无暂休。下一句是什么

覆沈不可食,离机难复收。上一句是什么

覆沈不可食,离机难复收。下一句是什么

势谢归途单,于焉见幽囚。上一句是什么

势谢归途单,于焉见幽囚。下一句是什么

烈烈制邑守,舍命蹈前修。上一句是什么

烈烈制邑守,舍命蹈前修。下一句是什么

忠臣表年暮,贞柯见严秋。上一句是什么

忠臣表年暮,贞柯见严秋。下一句是什么

楚庄投袂起,终然报强仇。上一句是什么

楚庄投袂起,终然报强仇。下一句是什么

去病辞高馆,卒获舒国忧。上一句是什么

去病辞高馆,卒获舒国忧。下一句是什么

戎事谅未殄,民患焉得瘳。上一句是什么

戎事谅未殄,民患焉得瘳。下一句是什么

抚剑怀感激,志气若云浮。上一句是什么

逆虏乱疆场,下一句是什么

边将婴寇仇。上一句是什么

边将婴寇仇。下一句是什么

坚城效贞节,上一句是什么

坚城效贞节,下一句是什么

攻战无暂休。上一句是什么

攻战无暂休。下一句是什么

覆沈不可食,上一句是什么

覆沈不可食,下一句是什么

离机难复收。上一句是什么

离机难复收。下一句是什么

势谢归途单,上一句是什么

势谢归途单,下一句是什么

于焉见幽囚。上一句是什么

于焉见幽囚。下一句是什么

烈烈制邑守,上一句是什么

烈烈制邑守,下一句是什么

舍命蹈前修。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