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三咏其一——宝公塔》

时间: 2025-01-06 13:56:42

道林真骨葬青霄,窣堵千秋未寂寥。

宝势旁连大江起,尊形独受众山朝。

云泉别寺分三径,香山幽人止一瓢。

我亦鹫峰同听法,岁时歌员岂辞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山三咏其一——宝公塔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道林真骨葬青霄,
窣堵千秋未寂寥。
宝势旁连大江起,
尊形独受众山朝。
云泉别寺分三径,
香山幽人止一瓢。
我亦鹫峰同听法,
岁时歌员岂辞遥。

白话文翻译: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宝公塔的壮丽和其精神象征。诗的前两句提到道林真骨(指道林和尚)葬于青霄,千年后仍然没有寂寥的感觉,意在表达道林和尚的德行和影响力持久不衰。接着提到宝公塔的地势与大江相连,塔的形态受到众多山峦的朝拜,展现出塔的威严和宏伟。随后,提到云泉别寺有三条小道,香山的隐士只需一瓢清水,表达了清幽的环境和心灵的宁静。最后,诗人自述也在鹫峰聆听法音,岁月流转,歌唱的队伍是否因距离而有所推辞,表现了对佛法的虔诚与追求。

注释:

  • 道林: 指道林和尚,南朝梁的高僧,以其德行著称。
  • 窣堵: 指佛教的塔,象征佛教的教义和信仰。
  • 宝势: 指宝公塔的壮丽气势。
  • 尊形: 指佛教中佛像的形象。
  • 云泉: 指云雾缭绕的泉水,描绘环境的幽雅。
  • 香山: 香山是佛教圣地,隐士常在此处修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倡导变法,致力于国家的改革与发展。他的诗词风格以简练、清新著称,常常融入哲理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北山三咏》是王安石在北山游览时所作,表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思考与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宝公塔作为一处历史悠久的佛教遗迹,代表了文化传承与精神寄托。

诗歌鉴赏:

《宝公塔》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字句凝练,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整首诗的结构紧凑,前四句描述了宝公塔的宏伟与文化底蕴,而后四句则转向个人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道林真骨”与“千秋未寂寥”的对比,展示了时间的永恒与个人精神的延续。宝公塔作为一个中心意象,承载着诗人对信仰和理想的追求,表现了对过往历史的尊重与对未来精神的寄托。此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使得整首诗在吟诵中更显优雅之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道林真骨葬青霄: 道林和尚的遗体安葬在高空,象征着其思想的高远。
  2. 窣堵千秋未寂寥: 佛塔经历千年依然屹立,象征信仰的永恒。
  3. 宝势旁连大江起: 宝公塔与大江相连,展现其宏伟的气势。
  4. 尊形独受众山朝: 佛像受到周围众多山的朝拜,表现出其威严。
  5. 云泉别寺分三径: 描述寺庙的宁静与幽雅,三条小径通往不同的方向。
  6. 香山幽人止一瓢: 隐士在香山只需一瓢水,表现出隐逸的生活。
  7. 我亦鹫峰同听法: 诗人也在鹫峰听佛法,与自然合一。
  8. 岁时歌员岂辞遥: 歌唱的队伍是否因距离而推辞,表现对信仰的执着。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宝公塔比作道德的象征,赋予其文化内涵。
  • 对仗: 诗中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韵律感。
  • 象征: 宝公塔与道林和尚象征着永恒的信仰与精神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千年信仰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道林: 代表佛教的智慧与高尚。
  • 宝公塔: 象征信仰的坚固与永恒。
  • 云泉: 代表宁静与清幽的环境。
  • 香山: 代表隐逸与修行的理想场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道林真骨葬于何处?

    • A. 大江
    • B. 香山
    • C. 青霄
    • D. 云泉
  2. 宝公塔的特色是什么?

    • A. 矮小
    • B. 宏伟
    • C. 荒废
    • D. 破旧
  3. 诗人和隐士的关系如何?

    • A. 互相竞争
    • B. 同在一处静修
    • C. 完全不相干
    • D. 互相尊重

答案: 1.C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宝公塔》和李白的《庐山谣》在描写自然景观时都融入了对信仰和人生的思考,但王安石更侧重于佛教文化的影响,而李白则强调道教的自由与洒脱。

参考资料:

  • 《王安石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