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州感事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6 10:58:34

神龙失水困蜉蝣,一舸仓皇入宋州。

紫气已沈牛斗夜,白云空望帝乡秋。

劫前宝地三千界,梦里琼枝十二楼。

欲就长河问遗事?

悠悠东注不还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神龙失水困蜉蝣,一舸仓皇入宋州。
紫气已沈牛斗夜,白云空望帝乡秋。
劫前宝地三千界,梦里琼枝十二楼。
欲就长河问遗事?悠悠东注不还流。

白话文翻译:

一条神龙失去了水源,困顿的小昆虫蜉蝣在艰难求生,一只小船仓皇地驶入宋州。紫色的气息已在牛斗星空中沉没,白云中只空待着帝乡的秋景。劫难之前的宝地有三千个界限,梦中却见到琼枝上的十二层楼阁。想要沿着长河探问那遗留的往事?可这悠悠东流的河水,早已不再返回。

注释:

  • 神龙失水:神龙比喻国家或领袖,失水象征失去根基或国土。
  • 蜉蝣:一种短命的小昆虫,象征微小而脆弱的生命。
  • 仓皇:形容慌忙、恐惧的样子。
  • 紫气:古代认为紫色气息代表祥瑞,牛斗是指天上的星宿。
  • 帝乡:指古代传说中的理想国或故乡。
  • 琼枝:美玉般的树枝,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 长河:指长江,象征历史的悠久与流逝。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元好问,字仲明,号天池,金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散文,风格多样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金朝末年,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之际,作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表达了对家国沦丧、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卫州感事二首 其一》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困境的描绘,传达出深沉的忧愁与无奈。开篇以“神龙失水困蜉蝣”引入,表现了国家的失势与个人的渺小,紧接着“小船仓皇入宋州”则展示了在动荡中人们的无助与惶恐。接下来的“紫气已沈牛斗夜”暗示了盛世已去,星辰的暗淡象征着未来的迷茫。

“劫前宝地三千界”描绘了曾经繁华的景象,随着“梦里琼枝十二楼”的出现,诗人更是通过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惨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惋惜。最后一联“欲就长河问遗事”,将思考引向历史,长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无法返回的流淌更是加深了对历史无情的感叹。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事的深入思考,展示了诗人在动荡时代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神龙失水困蜉蝣:国家(神龙)失去资源(失水),而微小的生命(蜉蝣)也因此困顿,象征社会的动荡。
  2. 一舸仓皇入宋州:小船在恐慌中驶入宋州,表现人们在变故中的无助。
  3. 紫气已沈牛斗夜:祥瑞的气息已消逝,牛斗星空象征着失去的光辉与希望。
  4. 白云空望帝乡秋:白云漂浮,空对理想中的故乡,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与无奈。
  5. 劫前宝地三千界:曾经繁荣的土地,如今只剩遗址,暗示历史的变迁。
  6. 梦里琼枝十二楼:梦中美好的景象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对往昔的深切怀念。
  7. 欲就长河问遗事?:想要追问历史的遗留,但河流已东注,无法追溯。

修辞手法:

  • 比喻:神龙、蜉蝣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国家与个人的境遇。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均衡有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仓皇”一词强化了情感的紧迫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无奈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无情的叹息。

意象分析:

  • 神龙:象征国家的力量与尊严。
  • 蜉蝣:象征脆弱与短暂的生命。
  • 紫气:象征祥瑞与希望。
  • 琼枝:象征美好与理想。
  • 长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不可逆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神龙失水”中,“神龙”象征什么?

    • A. 国家
    • B. 个人
    • C. 自然
    • D. 战争
  2. “仓皇”一词的意思是:

    • A. 镇定
    • B. 恐慌
    • C. 安详
    • D. 自信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元好问的《卫州感事》更加强调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奈,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未来与人民的苦难。两者皆反映了动荡时代的忧虑,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元好问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金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