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

时间: 2025-01-19 13:52:39

诗句入冥搜。

欲写还休。

人间情是阿谁留。

千丈游丝不落地,风外悠悠。

烟雨晚山稠。

人倚西楼。

衡阳归雁满沙头。

一种江城寒夜客,一种春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令
作者: 元好问 〔金朝〕

诗句入冥搜。欲写还休。人间情是阿谁留。千丈游丝不落地,风外悠悠。烟雨晚山稠。人倚西楼。衡阳归雁满沙头。一种江城寒夜客,一种春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在幽暗的境地中搜寻诗句的心情,想要写下些什麽却又停下了笔。人间的情感究竟是由谁留下的呢?那千丈游丝似乎在空中漂浮不定,仿佛在轻风中悠然自得。晚山被烟雨笼罩,显得格外浓重。有人倚靠在西楼上,望着满沙头的衡阳归雁。河边的江城有种寒冷的夜晚客人,还有一种春天的愁苦。

注释:

字词注释

  • 冥搜:指在幽暗的境地中搜寻。
  • 游丝:比喻飘渺不定的情感或思绪。
  • 衡阳归雁:指归来的大雁,象征思乡之情。
  • 寒夜客:指在寒冷的夜晚独自一人的旅客。
  • 春愁:春天时产生的忧愁,通常与离别和思念有关。

典故解析

  • 衡阳:指湖南衡阳,古诗中常用作思乡的象征。
  • 江城:指江边的城市,常用来表现孤独和离别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字澄之,金朝人,著名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和生活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诗人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波折后,对情感的沉思与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他对人间情感的思索与对家乡的怀念。

诗歌鉴赏:

《浪淘沙令》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间情感的复杂和难以捉摸。开篇“诗句入冥搜”将读者带入一个沉思的境地,表现出诗人对创作的渴望与无奈。接着“千丈游丝不落地,风外悠悠”描绘了情感的轻盈与飘渺,仿佛人在世间的情感就像那游丝一般,不容易把握。后面的“烟雨晚山稠”则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又萧瑟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美。最后的“江城寒夜客”和“春愁”则将情感推向了高潮,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生活的无奈,令人心生共鸣。整首词通过景与情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诗句入冥搜:诗人开始在内心深处寻找灵感,感到一种孤独与无助。
  • 欲写还休:写作的欲望与现实的困难交织,让诗人感到犹豫。
  • 人间情是阿谁留:对人间情感的思考,质问情感的来源与去向。
  • 千丈游丝不落地: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虚无与不确定。
  • 风外悠悠:在风中悠然自得,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 烟雨晚山稠:描绘了朦胧的自然景象,增加了情感的浓厚。
  • 人倚西楼:描绘诗人独自倚靠在楼上,产生一种孤寂感。
  • 衡阳归雁满沙头:归雁象征游子的思念,渲染出一种离愁别绪。
  • 一种江城寒夜客:表达了旅人的孤独与无助。
  • 一种春愁:以春天的愁苦来总结全篇,情感更加深厚。

修辞手法: 该词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千丈游丝”比喻情感的轻盈与飘渺。“烟雨晚山稠”通过景象渲染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人间情感的复杂性,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游丝:象征着情感的飘渺。
  • 晚山: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归雁:象征思乡与离别的愁苦。
  • 寒夜:代表孤独与凄凉的情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欲写还休”中的“欲”字意思是?
    A. 希望
    B. 想要
    C. 愿望

  2. 诗中提到的“衡阳归雁”主要象征什么?
    A. 喜悦
    B. 思乡
    C. 旅行

  3. “千丈游丝”意在表达什么情感?
    A. 亲情
    B. 友情
    C. 情感的虚无与飘渺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元好问的《浪淘沙令》在情感表达上更加内省与孤独,而李清照则更为细腻和温婉。两者都展现了对情感的细腻观察,但呈现的情境和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经典》
  • 《元好问诗词选》
  • 《金朝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