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灯氛微绀,殿背丛林天渐黯。
神兽狰狞,无数悲欢始筑成。
千年一觉,十亩莲池红漠漠。
斜日缄门,似隔年光与世尊。
白话文翻译
灯光微弱,殿后丛林中天空渐渐暗淡。
神兽的形象狰狞可怕,无数的悲欢早已汇聚成形。
千年一觉,十亩的莲池上红色朦胧。
夕阳斜照,似乎隔着年华与佛祖相望。
注释
- 灯氛微绀:灯光微弱,颜色偏蓝。
- 殿背:殿宇的后面。
- 丛林:树林、森林。
- 神兽狰狞:神话中狰狞可怕的动物。
- 悲欢:悲伤与欢乐。
- 千年一觉:形容时间的漫长与沉睡。
- 十亩莲池:形容广阔的莲花池。
- 红漠漠:红色朦胧的样子。
- 斜日缄门:夕阳西斜,似乎关上了门。
- 世尊:指佛祖或尊贵的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洋,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 暹粒》创作于汪洋对暹粒(即柬埔寨的吴哥窟)进行旅行和思考后,诗中展现了对历史、自然与人情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浓厚的情感和对历史的反思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在暹粒的所见所感。诗的开篇通过“灯氛微绀,殿背丛林天渐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显神秘的画面,灯光微弱使得环境显得更加幽暗,仿佛隐喻着历史的沉寂与人心的孤寂。接着“神兽狰狞,无数悲欢始筑成”一句,展现了人类历史的复杂与悲欢交织,神兽的狰狞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不可逆转。
“千年一觉,十亩莲池红漠漠”则通过莲池的意象引入了对时间的思考,千年如梦,莲池上的红色朦胧更突显出时间流逝的无情与美好瞬间的留存。最后一句“斜日缄门,似隔年光与世尊”则通过夕阳的描绘,传达了时光的斑驳与对佛祖的敬仰,似乎在呼唤着对永恒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历史的厚重、自然的美丽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讨,给读者以深刻的感悟与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灯氛微绀,殿背丛林天渐黯
描述了一个幽暗的环境,灯光微弱,后方的树林使得天空逐渐变暗,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 神兽狰狞,无数悲欢始筑成
通过“神兽”表达历史的残酷,“悲欢”则传递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暗示历史的悲剧与欢愉交织。 - 千年一觉,十亩莲池红漠漠
“千年一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十亩莲池”则是对美好瞬间的捕捉,红色的莲花象征着生命的绚烂。 - 斜日缄门,似隔年光与世尊
夕阳斜照,仿佛在隔着时间与佛祖对话,反映了对永恒的渴望与内心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 “神兽”比喻历史的残酷;“莲池”比喻生命的美好。
- 拟人:灯光、夕阳等描绘出一种情感的氛围,仿佛在与诗人对话。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整齐,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重,表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类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宁静与复杂并存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氛:象征着希望与迷茫。
- 神兽:代表着历史的残酷与不可逆转。
- 莲池:象征生命的美丽与短暂。
- 斜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思索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神兽”象征什么?
- A. 美好
- B. 历史的残酷
- C. 自然的和谐
- 答案:B
-
“千年一觉”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时间的珍惜
- B. 对历史的沉思
- C. 对未来的期待
- 答案:B
-
诗中“斜日缄门”主要表达的意境是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时光的流逝
- C. 自然的美丽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孤独与美的思考,情感更加奔放,而汪洋的诗则更显沉静与深邃。
- 杜甫《春望》:两者都涉及历史的沉痛,但汪洋更多关注自然与自我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当代诗歌鉴赏》
- 《古诗词解析》
- 《汪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