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时间: 2025-01-06 11:45:24

越溪女,越江莲。

齐菡萏,双婵娟。

嬉游向何处,

采摘且同船。

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连。

时逢岛屿泊,

几共鸳鸯眠。

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

薄暮归去来,

苎萝生碧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莲曲
作者: 齐己 〔唐代〕

越溪女,越江莲。
齐菡萏,双婵娟。
嬉游向何处,采摘且同船。
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连。
时逢岛屿泊,几共鸳鸯眠。
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
薄暮归去来,苎萝生碧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越溪的女子,采摘江边的莲花。
齐整的荷花,宛如双双的美人。
她们嬉游向何处呢?一起采摘,坐在同一条船上。
歌声从她们的容颜中悠扬而出,清波荡漾,涟漪相连。
正值在岛屿上停泊,几对鸳鸯共卧于此。
衣襟袖子已满载莲花,芳香四溢,互相传递。
薄暮时分归去,苎萝在烟雾中显得碧绿。


注释

字词注释:

  • 越溪女:指越溪地区的女子,越溪是古代地名。
  • 菡萏:指荷花,古人常用“菡萏”来形容荷花的美丽。
  • 嬉游:意为玩耍、游玩。
  • 浩唱:形容声调悠扬的歌唱。
  • 襟袖:衣服的前襟和袖子,形容被莲花装满。
  • 苎萝:一种植物,常生于水边,具有清香的特性。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鸳鸯”常用来象征爱情和伴侣,表现了和谐美好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唐代诗人,字景仁,号少微,生于南朝,后迁居至唐代。他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盛世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诗人常借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间情趣,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采莲曲》描绘了越溪地区女子在江边采莲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人间的和谐。诗开头以“越溪女,越江莲”引入,生动地勾勒出采莲女子的形象。她们在清波中嬉游,采摘莲花,情景交融,流露出一种恬静而愉悦的生活态度。诗中“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连”一句,表现了女子的歌声与水波相互作用,更增添了诗的动感与灵动。

中间几句提及“岛屿泊”和“鸳鸯眠”,暗示了爱情和归属感,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几句“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与“薄暮归去来,苎萝生碧烟”,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归家情景,令人在诗中感受到了一种温馨和满足。

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意象丰富,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仿佛身临其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越溪女,越江莲:开篇直接描绘场景,形成鲜明的视觉印象。
  2. 齐菡萏,双婵娟:以荷花的美丽比喻女子的容貌,展现她们的韵味。
  3. 嬉游向何处,采摘且同船:表现了女子们的欢快与自在,渲染了轻松的氛围。
  4. 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连:描绘了歌声与水波的交融,体现出一种动态美。
  5. 时逢岛屿泊,几共鸳鸯眠:引入鸳鸯,象征爱情与温馨的生活。
  6. 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表现出女子们满载而归,香气四溢。
  7. 薄暮归去来,苎萝生碧烟:描绘了归家的宁静与温馨,带有浓厚的乡愁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齐菡萏,双婵娟”,将荷花比作美人,生动形象。
  • 拟人:波浪“生漪连”,赋予自然物以人性化的动作。
  • 对仗:如“嬉游向何处,采摘且同船”,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采莲的美好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越溪女:象征纯真与美丽。
  • 江莲:象征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活力。
  • 鸳鸯:象征爱情与伴侣。
  • 清波:象征宁静与和谐。
  • 薄暮:象征归家,带有一丝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采莲曲》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齐己
    C.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鸳鸯”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亲情

  3. “襟袖既盈溢”意思是?
    A. 衣服满是水
    B. 衣袖装满莲花
    C. 衣服太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 《江南春》 by 杜甫

诗词对比:

  1. 《采莲曲》与《江南春》:两首诗都描绘了江南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前者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后者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繁荣。

  2. 《采莲曲》与《夜泊牛渚怀古》:前者描绘轻松愉悦的生活场景,而后者则充满了历史的感慨与思考,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