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引 其一》
时间: 2025-01-04 11:52: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席上金尊,门前钿毂。别泪千行滴银烛。飘摇素波鲤信滞,丁东露夜虬签促。水精帘,紫罗幂,掩空局。愁外故山眉黛绿。双燕到时巢君屋。鼓瑟弹筝手如玉。春来梦为飘瓦雨,秋来看取横波目。旧家人,小年事,风流足。
白话文翻译:
席上放着金色的酒杯,门前的轿子装饰华丽。离别的泪水像千行细流滴落在银色的蜡烛上。波涛翻滚,鲤鱼的信件被阻滞,夜晚的露珠声催促着虬龙的签条。水晶帘子,紫色的披风,遮住了空荡的局面。愁苦之外,故乡的山眉如黛色般青翠。双燕在适时回到你的屋子筑巢。弹奏瑟琴和筝乐的手如同玉石一般。春天来时梦中有飘洒的瓦片雨,秋天来看时则是横波的双眸。旧家的人,小年的故事,都是风流的足迹。
注释:
- 金尊: 古代盛酒的器皿,象征富贵。
- 钿毂: 装饰华丽的轿子,表示身份地位。
- 千行: 形容泪水很多。
- 鲤信: 比喻书信或消息。
- 虬签: 旧时用来占卜的签条。
- 水精帘、紫罗幂: 形容精美的帘子和披风,营造出一种华丽的意境。
- 故山眉黛绿: 形容故乡的山青翠如黛,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
- 鼓瑟、弹筝: 形容音乐的优美。
典故解析: “水精帘”与“紫罗幂”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生活环境的细腻观察与描绘,常被用于表现婉约的情感。双燕归巢象征团圆与归属,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亲情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乔大壮,近代诗人,其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风格独特。生活在动荡年代,他的诗作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离别之际,表达了作者对亲友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千秋岁引 其一》是一首深具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离别时的愁苦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以“席上金尊,门前钿毂”引入,描绘了宴席的华丽与繁华,暗示着生活的富裕与表面的欢愉,但随之而来的“别泪千行滴银烛”又让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此处对比明显,突出了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飘摇素波鲤信滞”与“丁东露夜虬签促”,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无奈。夜晚的露珠声与鲤信的滞留,象征着对亲友的消息的渴望与焦急。诗中“水精帘,紫罗幂,掩空局”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被遮掩的孤寂,仿佛一切美丽的表象下隐藏着无尽的愁苦。
在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时,“愁外故山眉黛绿”生动地描绘了故乡的美丽,让人心生向往,而“鼓瑟弹筝手如玉”则展现了音乐的美好与和谐,仿佛能暂时抚慰内心的伤痛。最后,诗人以“春来梦为飘瓦雨,秋来看取横波目”,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春秋交替间,梦与现实交织,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工整优美,内容上更是情感真挚,极富表现力,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席上金尊,门前钿毂: 描写宴席上的奢华与外面的华贵轿子,暗示了社会地位与表面繁华。
- 别泪千行滴银烛: 通过离别的泪水滴落在蜡烛上,表现离别的悲伤。
- 飘摇素波鲤信滞: 描绘信件未到的焦虑,情感流动的阻滞。
- 丁东露夜虬签促: 夜晚的露水声与占卜签的催促,增强了时间的紧迫感。
- 水精帘,紫罗幂,掩空局: 形象化的装饰,渲染出一种孤独、空旷的氛围。
- 愁外故山眉黛绿: 通过自然描写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愁苦之外的美丽。
- 双燕到时巢君屋: 燕子回巢,象征团圆与归属。
- 鼓瑟弹筝手如玉: 音乐的优雅与和谐,抚慰心灵。
- 春来梦为飘瓦雨,秋来看取横波目: 对春秋交替的哲思,梦与现实的交融。
- 旧家人,小年事,风流足: 结尾处总结旧时光的温暖与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 例如“别泪千行”,用泪水的流动比喻离别的哀伤。
- 拟人: “丁东露夜”,将露水声拟人化,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金尊: 象征富贵与奢华。
- 银烛: 代表离别时的哀愁。
- 素波鲤信: 传递信息的希望与无奈。
- 故山眉黛绿: 故乡的美好,表现思乡情绪。
- 双燕: 象征团圆与归属的美好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尊”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书籍 c) 轿子
-
“别泪千行滴银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离别的伤感 c) 忧虑
-
“春来梦为飘瓦雨”中的“瓦雨”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时光的流逝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 a) 酒杯
- b) 离别的伤感
- c) 自然的变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愁苦,且更加细腻,情感上更为内敛。
-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乔大壮的词更为直接,情感表达更为直接,但同样在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现代诗词鉴赏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