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 为吴石潜题西泠印社孤山观乐楼,余九至湖上,辄流连其间不置》
时间: 2025-01-01 15:12: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众山一览,俛十丈平堤,两湖烟淼。眼前画稿。似越溪粉黛,淡浓都好。一角斜晖,掩映疏篱秀蓧。惬怀抱。数丝柳系骢,前度曾到。凭阑人意悄。伫鹤憩松颠,蟾窥林杪。断无尘到。只樵歌度暝,醉眠惊觉。极目人寰,领取登临一笑。恣吟啸。卓诗盦会须闻早。
白话文翻译
整座山都在眼前展现,俯视着十丈长的平堤,两湖烟雾缭绕,犹如眼前的画卷。就像越溪的粉妆,淡雅浓烈各有千秋。一角的斜阳,映照着疏落的篱笆和秀丽的蓧草。心中惬意无比。几缕柳丝系着马,想起前次曾到此处。靠在栏杆上,心中默默思索。伫立于松顶的鹤儿,月亮窥视着树林的顶端,完全没有尘世的干扰。只有樵夫的歌声在夜幕下飘过,醉卧醒来时惊觉。极目望向人间,领略登高的乐趣,尽情吟咏。希望诗社的朋友们能早日听到我的声音。
注释
- 俛:俯视。
- 十丈:指长度,十丈约33米。
- 烟淼:烟雾弥漫的样子。
- 淡浓都好:形容色彩的不同,但都是美的。
- 惬怀抱:心中感到舒畅。
- 骢:指一种马。
- 凭阑:靠在栏杆上。
- 伫:停留、驻足。
- 蟾:蟾蜍,常用来指代月亮。
- 断无尘到:完全没有尘世的干扰。
- 樵歌:樵夫的歌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赵尊岳,近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西泠印社孤山观乐楼,作者在湖畔游玩时,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内心的宁静,因而写下此诗。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诗歌交流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扫花游》以其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惬意与宁静。开篇即以“众山一览”引入,展示了广阔的自然景观,这种开阔感令人心旷神怡。接着,诗人通过对湖泊烟雾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仿佛置身画中。诗中提到的“越溪粉黛”,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色彩的思考。此外,诗中“伫鹤憩松颠”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贯穿着一种超脱的心境,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淡漠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结尾部分,诗人寄予对友人的期待,显示了他对诗歌社交的热爱与真挚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众山一览”:概括了自然的壮丽。
- “俛十丈平堤”:强调俯瞩的高度和宽阔的视野。
- “两湖烟淼”:描写湖面烟雾缭绕的景象,增添神秘感。
- “似越溪粉黛”:通过比较展现自然的优雅。
- “惬怀抱”:表达了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 “伫鹤憩松颠”:描绘出一种静谧的意境。
- “极目人寰”:表现出对人间美好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越溪粉黛”比喻自然的美。
- 拟人:如“蟾窥林杪”,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诗歌交流的渴望,展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山水:象征大自然的广阔与神秘,体现诗人的胸怀。
- 柳丝:代表柔情与思念,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
- 鹤:象征高洁与悠闲,体现诗人对超脱生活的憧憬。
- 樵歌:代表质朴的生活与人情味,反映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众山一览”表达了什么?
- A. 山的高耸
- B. 自然的壮丽
- C. 心情的愉悦
- “惬怀抱”意指:
- A. 忧郁
- B. 愉悦
- C. 疲惫
- 诗中提到的“越溪粉黛”是指:
- A. 湖水
- B. 山色
- C. 自然的颜色
- 诗中“众山一览”表达了什么?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写山水,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思考,但更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李白的《庐山谣》:强调豪放与奔放的个性,展现对自由的追求,与赵尊岳的细腻描写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研究》
- 《诗词的美与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