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 其二 宝石》
时间: 2025-01-17 10:19: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扫花游 其二 宝石
作者: 俞樾 〔清代〕
白话文翻译
这是谁如此楚楚动人,宛如一位轻盈的仙子在空中翩翩而舞。那圣洁的湖水见底,仿佛她新妆在镜子前,一切铅华都已洗净。雨中似有云的容颜,化作了栏杆般的泪水。暮色中的烟雾呈现出紫色的光影,算是描绘出翠娥的眉目,娇媚的神态。她红袖轻倚在天边,问那高寒的上界,是否能禁锢住这样的美丽。孤独的钿耳压在世间万种的妆饰中,却显得平常无奇。独自立于空山之中,剩下神尼唤着姐妹。她愿意轻易地嫁给东风,作为她的丈夫。
注释
- 楚楚: 形容清秀美丽。
- 绰约: 形容姿态婀娜。
- 藐姑仙子: 指神话中的仙女,象征美丽。
- 铅华: 旧时指化妆品,意指浮华。
- 阑干泪水: 形象地表现出情感的流露。
- 伶仃: 孤单无依的样子。
- 钿珥: 指耳环,象征女性的装饰。
- 东风石尤: 比喻自然之物,象征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樾(1821-1907),字豫之,号秋水,晚号梅花生,清代诗人,学者,政治家,主张古文运动,倡导考据学,作品多涉及古典文化。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社会风气逐渐开放,诗人在此背景下,抒发对美的欣赏与对自由情感的向往。
诗歌鉴赏
《扫花游 其二 宝石》是一首充满灵动与美感的诗。诗中描绘了一位仙子般的女子,优雅的姿态和淡雅的气质让人陶醉。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以及诗人对她的赞美。在“圣湖见底,宛新妆对镜”中,诗人通过湖水的清澈与女子的妆容相互映衬,突显出她的纯净与无瑕。紧接着,雨态云容的描绘则为诗增添了几分柔情,仿佛在诉说着她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中对“高寒”的提问,不仅是对境界的追求,也是对爱情的渴望。女子的美丽不应被禁锢,反而应当在自然中自由展现。最后提到的“嫁东风石尤夫婿”,则是对自由恋爱的向往,表现了一种反抗世俗束缚、追求真爱的勇气。
整首诗在语言上流畅自然,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美和自由的深刻理解与向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是何楚楚,看绰约凌空,藐姑仙子。”:开篇设问,表达对女子美丽的惊叹。
- “圣湖见底,宛新妆对镜,铅华都洗。”:通过湖水的清澈反衬女子的妆容和素雅。
- “雨态云容,化作阑干泪水。”:描写女子的愁苦,情感细腻。
- “暮烟紫。”: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增添诗的韵味。
- “算描就翠娥,眉妩娇细。”:强调女子的娇美,生动形象。
- “红袖天外倚。”:表现出她的优雅,似乎在向天地诉说。
- “问上界高寒,可能禁此。”:对美的渴望与反思,质疑束缚。
- “伶仃钿珥。”:孤独的装饰品,象征内心的孤独感。
- “压人间万种,等闲罗绮。”:对世俗装饰的轻视,强调真情的珍贵。
- “独立空山,剩有神尼唤姊。”:最后表达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 “藐姑仙子”将女子比作仙女,突显其美丽。
- 拟人: “雨态云容”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加诗的生动性。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女性的赞美与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传达出对自然和真情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楚楚: 美丽、清秀。
- 圣湖: 纯洁、无瑕。
- 红袖: 女性的温柔和优雅。
- 东风: 自然的力量,与爱情的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楚楚”一词在文中形容什么? A. 颜色
B. 美丽
C. 情感
D. 形状 -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自然力量
B. 爱情自由
C. 孤独
D. 时光流逝 -
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嘲讽
C. 向往与渴望
D. 平淡无奇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写了自然之美,但俞樾更加强调人性的情感流动与自由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