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听卫西琴博士奏琴
好曲几回闻,白雪君持赠。
天上清辉此夕多,翳翳青松影。
余响入霜钟,深意谁能省。
洗尽铅华媚俗心,袅袅琴音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某个夜晚听到卫西琴博士演奏琴曲的情景。诗人感叹好曲已经听了几次,琴声如同白雪般纯净。今晚的月光特别明亮,映照着青松的影子。琴声入耳,如同霜钟的回响,令人深思其意。诗人希望能够洗去世俗的繁华与媚俗之心,追求那袅袅而冷的琴音。
注释
- 好曲:美妙的音乐。
- 白雪君:指琴声的清澈,如同白雪一般。
- 翳翳:隐晦,形容青松的影子在月光下模糊。
- 余响:余音,回响的声音。
- 霜钟:比喻清冷的声音。
- 铅华:指世俗的繁华与浮华。
- 袅袅琴音:形容琴声轻柔而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韶生,近代诗人,擅长词曲,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正聆听琴音,受到深刻的触动与启发,反映了他对音乐和内心世界的思索。
诗歌鉴赏
《卜算子·听卫西琴博士奏琴》是一首抒情的诗篇,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出一种清幽的氛围。开篇“好曲几回闻,白雪君持赠”,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琴曲的欣赏与感恩,强调了音乐的纯净与美好。接着,“天上清辉此夕多,翳翳青松影”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洒在青松上,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意境。
诗中“余响入霜钟,深意谁能省”更是引人深思,琴声如霜钟般清冷,余音绕梁,透出一种深刻的哲思,仿佛在询问谁能领悟其中的深意。最后两句“洗尽铅华媚俗心,袅袅琴音冷”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期望能够超越世俗的浮华,回归内心的宁静,以琴声的冷静来洗净内心的纷扰。
整首诗在音乐与自然的交融中,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深思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好曲几回闻:表达了诗人对美妙音乐的多次聆听,暗示音乐的珍贵。
- 白雪君持赠:比喻琴声的纯净,与白雪相提并论。
- 天上清辉此夕多:描绘了夜空中明亮的月光,增强了诗的氛围。
- 翳翳青松影:青松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模糊,为夜晚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 余响入霜钟:琴声如霜钟,清冷而悠远,令人深思。
- 深意谁能省:反问谁能理解琴声中的深意,表现了对音乐内涵的追求。
- 洗尽铅华媚俗心:希望洗去世俗的浮华,追求内心的真实。
- 袅袅琴音冷:琴声轻柔而冷清,象征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比作“白雪”,形象生动,突出了琴声的清纯。
- 对仗:如“好曲”与“白雪君”,“余响”与“霜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深意谁能省”引发读者思考,增加了诗的哲理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浮华的反思,强调音乐带来的心灵感悟和对生命深意的探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琴音:象征着高雅与内心的宁静。
- 白雪:代表纯洁与美好。
- 青松:象征坚韧与清静。
- 霜钟:寓意清冷与深远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好曲几回闻”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 ) A. 厌恶
B. 欣赏
C. 忽视
D. 疲惫 -
“翳翳青松影”描绘的是( ) A. 明亮的白天
B. 宁静的夜晚
C. 狂风暴雨
D. 炎热的夏天 -
诗中的“洗尽铅华媚俗心”表达了什么思想? A. 追求财富
B. 超越世俗的浮华
C. 享受繁华生活
D. 忽视内心感受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杨柳岸晓风残月》
诗词对比
王韶生的《卜算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是通过音乐与自然描绘内心情感的作品。王韶生更侧重于对音乐的哲学思考,而李清照则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怀念,二者在情感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却同样展现了古代诗词优美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王韶生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