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情雅韵三峰守,
主领清光管白云。
自笑亦曾为刺史,
苏州肥腻不如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三座高峰的高雅情趣和音韵,主宰着清澈的光影,犹如引领着白云飘动。我自嘲曾经做过刺史,但苏州那肥腻的滋味比不上这里的清新与高雅。
注释:
- 高情雅韵:指高尚的情操和优雅的韵味。
- 三峰:指少华山的三座山峰,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 清光:清澈的光影,表示环境的宁静与美好。
- 管白云:形容山峰主宰着白云的飘动。
- 刺史:古代地方官员,负责地方政务。
- 苏州:指苏州的肥腻美食,暗示地方的繁华与奢侈。
典故解析:
- 刺史:在古代,刺史是负责一个州的最高官员,负责地方的治理与发展。诗人以自身做过刺史的经历来对比他所见的少华山的美景,表达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关注民生而著称。他的作品涵盖了政治、爱情、友情及自然景观等多方面。
-
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创作于白居易晚年,他在政治上经历了起伏,最终选择隐居,寄情于山水之间,表达了对高尚情操和清新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和钱华州题少华清光绝句》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诗中通过对少华山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对清高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高情雅韵三峰守”,以三峰为象征,传达了高洁的情操与优雅的韵律,形成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接着“主领清光管白云”,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深厚感情。
后两句中,诗人自嘲曾经做过刺史,反映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对清新自然的向往。他认为,尽管苏州的美食丰腴美味,但在他心中,少华山的清雅与高洁更为珍贵。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世俗官场的讽刺,也表现出他对心灵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有着深刻的共鸣,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反思,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清高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高情雅韵三峰守:三座山峰象征着高尚的情操与优雅的韵律,它们仿佛在守护着这份清高。
- 主领清光管白云:这些高峰控制着清澈的光线,引导着白云的流动,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 自笑亦曾为刺史:诗人以自嘲的方式提到自己曾经担任刺史,暗指官场的繁华与虚假。
- 苏州肥腻不如君:与苏州的美食相比,他更珍视少华山的清新与高雅。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运用对仗工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山峰比作高尚情操的守护者,寓意深刻。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对清高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三峰:象征高洁、清雅的品格,反映诗人的理想追求。
- 清光:代表着纯净与明亮,暗示心灵的宁静。
- 白云:象征自由与飘逸,与诗人追求的生活状态相呼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高情雅韵”指的是什么? a) 低俗的情感
b) 高尚的情操与优雅的韵味
c) 普通的生活 -
诗人自嘲曾为刺史,这反映了他对什么的看法? a) 对官场的赞美
b) 对官场的失望
c) 对美食的热爱 -
“苏州肥腻不如君”中的“君”指的是? a) 苏州
b) 少华山
c) 诗人自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白居易更倾向于平易近人的风格,而李白则常表现出奔放的个性。在主题上,白居易关注民生,李白则更追求个人的自由与豪放。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