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洛下闲游》

时间: 2025-01-19 21:36:17

汉庭重少身宜退,洛下闲居迹可逃。

趁伴入朝应老丑,

寻春放醉尚粗豪。

诗携彩纸新装卷,酒典绯花旧赐袍。

曾在东方千骑上,至今躞蹀马头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到洛下闲游
汉庭重少身宜退,
洛下闲居迹可逃。
趁伴入朝应老丑,
寻春放醉尚粗豪。
诗携彩纸新装卷,
酒典绯花旧赐袍。
曾在东方千骑上,
至今躞蹀马头高。

白话文翻译:

初到洛阳,心情悠闲。
在汉朝的宫廷里,年轻的我应该退隐。
在洛阳的闲居中,生活的痕迹可以随意逃避。
趁着伴随入朝的机会,年纪渐长,容貌也显得丑陋。
寻春的时节,纵情放醉,仍然显得粗犷豪放。
诗句携带着新装的彩纸,酒杯里盛着旧时赐予的绯花袍。
曾经骑着千骑在东方奔驰,如今仍然在马头高昂的地方踱步。

注释:

  • 汉庭重少:指汉朝的宫廷,强调年轻时的身份。
  • 洛下:洛阳,古都,诗人此时在此地闲游。
  • 趁伴入朝应老丑:随着朋友进入朝廷,自己已渐渐衰老。
  • 寻春放醉尚粗豪:在春天寻找乐趣,尽情享醉,表现豪放的性格。
  • 诗携彩纸新装卷:携带新装的诗卷,展现对文学的热爱。
  • 酒典绯花旧赐袍:借酒消愁,回忆过去的荣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诗歌通俗易懂而广受欢迎,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态。白居易的诗作常常体现对民生的关切,注重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初到洛下闲游》创作于诗人初到洛阳之际,正值其人生的转折期。洛阳作为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给了白居易新的灵感和创作空间。诗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过去的追忆,展现出一种洒脱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白居易初到洛阳的闲适心境,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诗开头提到“汉庭重少身宜退”,不仅反映了他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也暗示了他对官场的厌倦。接着,诗人将自己与洛阳的闲居生活相结合,透出一种逃避现实的轻松感。

在“趁伴入朝应老丑”中,诗人自嘲年华易逝、容颜不再,体现出一种无奈与接受。而“寻春放醉尚粗豪”则展现出他的豪放个性,尽管年华已逝,内心依然渴望自由与欢愉。

后面的几句描绘了他与诗酒的关系,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生活的热爱。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闲适的表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丰富情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庭重少身宜退:反映对年轻时光的回忆,暗示对官场的厌倦。
  2. 洛下闲居迹可逃:表达在洛阳闲适生活的向往,逃离繁忙的官场。
  3. 趁伴入朝应老丑:自嘲年华已逝,容貌不再。
  4. 寻春放醉尚粗豪:展示豪放不羁的性格,纵情享乐。
  5. 诗携彩纸新装卷: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
  6. 酒典绯花旧赐袍:借酒消愁,怀念过去的荣华。
  7. 曾在东方千骑上:回忆曾经的辉煌与成就。
  8. 至今躞蹀马头高:表现对生活的从容态度,尽管曾经辉煌。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诗携彩纸新装卷,酒典绯花旧赐袍”,展现了语言的韵律美。
  • 比喻:通过“趁伴入朝应老丑”,形象地表现了岁月的流逝。
  • 夸张:如“曾在东方千骑上”,突显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自豪。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白居易对生活的反思、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在闲适生活的珍视,传达出一种豁达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庭:象征着繁华与权力,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复杂情感。
  • 洛下:代表诗人向往的闲适生活与文化氛围。
  • :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体现了文人的情怀与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在“汉庭重少身宜退”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官场的向往
    B. 对年轻时光的怀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B

  2. 诗中提到的“洛下”指的是哪个城市? A. 长安
    B. 洛阳
    C. 成都
    答案: B

  3. “寻春放醉尚粗豪”中的“放醉”表示什么? A. 纵情享乐
    B. 忍耐生活
    C. 追逐权力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白居易 vs. 杜甫
白居易的诗歌往往更加轻松、随意,体现出个人的洒脱;而杜甫的诗作则多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刻关怀,情感更为沉重。两者在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集》
  • 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