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时间: 2025-01-19 20:00:44

月边惊乌尾毕逋,夜飞三匝啼高梧。

绿窗织素谁家女,低蹙蛾眉泪如雨。

银灯照影翠屏深,声声似听夫君琴。

霜华满庭天欲曙,正是愁人断肠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边惊乌尾毕逋,夜飞三匝啼高梧。
绿窗织素谁家女,低蹙蛾眉泪如雨。
银灯照影翠屏深,声声似听夫君琴。
霜华满庭天欲曙,正是愁人断肠处。

白话文翻译:

月光下,惊起乌鸦,翅膀急忙逃走,夜晚它在高大的梧桐树上飞翔,啼叫了三次。
窗边的织女是谁家的姑娘,眉头轻皱,泪水如雨般流下。
银色的灯光映照着深深的翠屏,声声似乎在听丈夫弹琴。
庭院霜华满地,天色渐渐明亮,这正是愁人心碎的时刻。

注释:

  • 尾毕逋:尾巴急忙逃跑,形容乌鸦惊恐的样子。
  •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常用来象征孤寂与思念。
  • 织素:指织布,特指白色的丝绸,代指美丽的女子。
  • 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像蛾子一样细长,寓意美丽。
  • 银灯:银色的灯,象征夜晚的照明。
  • 翠屏:绿色的屏风,增添了室内的幽静气氛。
  • 霜华:霜冻的花朵,象征寒冷与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愚,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词句闻名。沈愚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是对离别、思念的深刻体会。

创作背景:

《乌夜啼》成诗于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可能正经历着思念与孤独的情绪,借助夜晚的景象表达内心深处的愁苦。

诗歌鉴赏:

《乌夜啼》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离愁别绪的深刻感受。开篇通过“月边惊乌”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乌鸦的啼叫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凄凉。接着“绿窗织素谁家女”的描写,诗人引入了一位在窗前织布的女子,其低垂的眉头和泪如雨下的形象,既表现了她的美丽,也透露出她的忧伤。这种将女子的情感与夜晚的孤独相结合,加深了诗的情感层次。

而“银灯照影翠屏深”的描写则将这种忧伤与孤独进一步深化,银灯的光辉映照着深邃的屏风,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最后一句“正是愁人断肠处”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愁苦、思念的主题在此得到最强烈的表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深刻揭示了离别与思念的痛苦,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边惊乌尾毕逋:月光下,乌鸦受惊,急忙逃走,展现夜晚的幽静和不安。
  2. 夜飞三匝啼高梧:乌鸦在高梧树上飞翔,啼叫声划破了夜的宁静,象征孤独。
  3. 绿窗织素谁家女:窗边的女子在织布,暗示她的美丽与孤独。
  4. 低蹙蛾眉泪如雨:女子因愁苦而皱眉,泪水流淌,表现了她的忧伤。
  5. 银灯照影翠屏深:灯光照射在屏风上,营造出一种深邃的氛围。
  6. 声声似听夫君琴:声音仿佛是丈夫弹琴的乐曲,增加了思念的情感。
  7. 霜华满庭天欲曙:庭院里白霜覆盖,天色将明,预示着新的开始,却也暗含愁苦。
  8. 正是愁人断肠处:此时正是愁人心碎的时刻,情感达到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泪水比作雨,形象生动。
  • 拟人:乌鸦的惊恐与啼叫赋予其人性,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如“银灯照影”“声声似听”,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愁别绪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与思念之情,展现了人们在孤独夜晚中对亲情、爱情的渴望和悲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思念。
  • 乌鸦:寓意凄凉与不安。
  • 高梧:代表孤独与高远的志向。
  • 银灯:夜的象征,照亮孤寂。
  • 蛾眉:美丽的象征,映衬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乌夜啼的作者是( ) A. 李白
    B. 沈愚
    C. 杜甫

  2. “绿窗织素谁家女”中的“织素”主要指( ) A. 织布
    B. 织花
    C. 织毛衣

  3. 诗中提到的“霜华满庭”暗示了( ) A. 春天的来临
    B. 生活的困苦
    C. 离别的悲伤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思乡情。
  • 《离骚》屈原:表现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忧伤。

诗词对比:

  • 沈愚的《乌夜啼》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均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思念,但李白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感慨,而沈愚则通过女子的情感展现个人的愁苦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沈愚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中国古典文学名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