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禅静寺集翠堂示堂中老人琳径山诗》

时间: 2025-01-14 04:53:40

烟岫供寒翠,风帘舞小晴。

短墙分竹色,虚户纳松声。

弄笔云窗暖,煎茶玉醴轻。

端知孤桧月,独伴夜禅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烟岫供寒翠,风帘舞小晴。
短墙分竹色,虚户纳松声。
弄笔云窗暖,煎茶玉醴轻。
端知孤桧月,独伴夜禅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禅寺环境。烟雾笼罩的山岚呈现出寒翠的色彩,微风透过帘子轻舞,阳光洒下,显得十分明媚。短墙将竹林的绿色分隔开,虚掩的窗户传来松林的声音。诗人在云窗前挥笔,感受到温暖的氛围,煮茶时,玉醴的香气轻盈地飘散开来。最终,诗人感叹,只有那孤独的桧树在明月下,陪伴着他享受夜间的禅意。

注释:

  • 烟岫:指烟雾缭绕的山岚。
  • 寒翠:指青翠而寒冷的颜色,形容山峦的色调。
  • 风帘:指轻盈的窗帘,在微风中摇曳。
  • 短墙:指矮墙,分隔空间。
  • 虚户:虚掩的门窗,象征开放与宁静。
  • 松声:松树的声音,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
  • 弄笔:挥笔写字。
  • 玉醴:美酒,形容茶的清香。
  • 孤桧:孤独的桧树,象征孤寂与清冷。
  • 夜禅:夜晚的禅修,强调内心的宁静。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禅意,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向往,体现了禅宗文化在诗歌中的影响。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毛滂(约1050-1125),宋代诗人,工于词,兼擅诗。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禅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反映了宋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毛滂的《书禅静寺集翠堂示堂中老人琳径山诗》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的寺院景致。全诗四句,字字珠玑,描绘出院落中的青翠山岚、轻舞的帘幕、竹影和松声,在这些意象中,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一种清幽的氛围。诗中表现出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受相得益彰,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特别是在“弄笔云窗暖,煎茶玉醴轻”这一句中,诗人通过写作与饮茶的细节,增强了诗的生活气息与人情味,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风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态度的展示。诗人在夜晚的禅修中,与孤桧相伴,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心境,体现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烟岫供寒翠:描写山的颜色,给人清冷的感觉。
    2. 风帘舞小晴:通过风与阳光的互动,营造出动静结合的景象。
    3. 短墙分竹色:短墙阻隔了视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
    4. 虚户纳松声:敞开的窗户吸纳了外面的声音,暗示内心的开放。
    5. 弄笔云窗暖:写字的动作与温暖的环境相结合,显示创作的乐趣。
    6. 煎茶玉醴轻:茶的清香与轻盈的感觉,增添了生活的艺术性。
    7. 端知孤桧月:孤桧在月光下,象征孤独的美。
    8. 独伴夜禅清:夜晚的清宁,与禅宗的思想相呼应。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烟岫”和“寒翠”比喻自然的美丽与寒冷。
    • 拟人:将“风帘”描绘成舞动的形态,增添了生动感。
    • 对仗:如“弄笔云窗暖,煎茶玉醴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自然与内心的宁静展开,强调在喧嚣中寻找内心的平和与清净,体现了禅宗文化的深邃。

意象分析:

  • 烟岫:象征自然的神秘与幽静。
  • 寒翠:代表一种清新而又冷静的心情。
  • 孤桧:象征孤独与清高,强调与自然的深度联系。
  • 夜禅:体现内心的宁静和对人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烟岫供寒翠”中的“寒翠”指的是: A. 温暖的颜色
    B. 青翠的颜色
    C. 暖色的景象

  2. 诗中提到的“弄笔”指的是: A. 书写
    B. 绘画
    C. 游玩

  3. “端知孤桧月”中“孤桧”象征着: A. 热闹
    B. 孤独
    C. 快乐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苏轼《题西林壁》
  2.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毛滂的这首诗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但王维的作品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毛滂则呈现出一种孤独的禅意。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分类与解读》
  • 《毛滂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