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王敬助 其四》

时间: 2025-01-06 10:11:16

野云依竹静,霜叶近窗明。

对此清幽景,都忘喧杂声。

看书庸有感,与世竟无情。

但愿添松竹,期君结隐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答王敬助 其四
王冕

野云依竹静,霜叶近窗明。
对此清幽景,都忘喧杂声。
看书庸有感,与世竟无情。
但愿添松竹,期君结隐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野外的云朵依偎在竹子旁,窗边的霜叶透出明亮的光彩。在这样的清幽环境中,喧闹的世俗声音都被遗忘了。看书时自然会有所感悟,但与世俗的纷扰却毫无关系。希望能种植更多的松竹,期望与朋友共同结下隐居的盟约。

注释:

  • 野云:野外的云,形容自然的宁静。
  • 霜叶:被霜覆盖的树叶,象征着秋冬的季节。
  • 都忘:全部忘却。
  • 庸有感:普通的感受,表示读书的感悟。
  • 隐盟:隐居的约定,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诗人、画家,以其高洁的品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冕与友人交流之际,表达了他对清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朋友共结隐居之约的期待。这首诗反映了元代士人对政治动荡的不满,以及对田园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野云依竹静,霜叶近窗明”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营造出一种自然的和谐之感。接下来的“对此清幽景,都忘喧杂声”,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世俗喧嚣的对立,表现出他内心的安宁与宁静。

“看书庸有感,与世竟无情”一句,展现了诗人从书中获得的感悟与现实世界的疏离感,进一步强调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但愿添松竹,期君结隐盟”则表现了诗人希望与朋友共同隐居的愿望,松竹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格。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简单的自然描写,传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野云依竹静”:描写自然景致,云朵静静地依偎在竹子旁,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霜叶近窗明”:窗边的霜叶在阳光下闪烁着明亮的光泽,象征着秋冬的清新。
    3. “对此清幽景,都忘喧杂声”:面对这清幽的景象,世俗的喧嚣都被遗忘了,表现了诗人对外界的淡泊。
    4. “看书庸有感,与世竟无情”:通过阅读书籍,诗人感受到内心的波动,但与世俗的纷扰毫无关系,反映出一种超脱的态度。
    5. “但愿添松竹,期君结隐盟”:希望能种植更多的松竹,与朋友共同隐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 修辞手法

    • 对比:自然的宁静与世俗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
    • 意象:野云、霜叶、松竹等自然意象,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喧嚣的厌倦,体现了元代士人追求高洁生活的情怀。

意象分析:

  • 野云:代表自由与宁静,象征着与世俗隔绝的理想状态。
  • 霜叶:象征着清新的秋冬,表现出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松竹:象征着高洁、坚韧,反映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野云依竹静”表现了什么样的环境?

    • A. 喧闹
    • B. 宁静
    • C. 复杂
  2. “与世竟无情”中“无情”是什么意思?

    • A. 有感情
    • B. 无感情
    • C. 忽视
  3. 诗人希望种植什么植物?

    • A. 桃李
    • B. 松竹
    • C. 菊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冕的《次韵答王敬助》与王维的《鹿柴》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的追求,但王维的作品更强调山水的静谧,而王冕则注重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隐逸文化与文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