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行》

时间: 2025-01-17 09:34:47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

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
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白话文翻译:

君子要防范未然,不要让自己处于可疑的境地。
在瓜田里不穿鞋子,在李树下不正冠。
嫂子和叔叔不得随意传授(知识),长辈和幼辈也不应比肩而立。
谦虚劳作才能得到权柄,和光同尘则显得尤为艰难。
周公在白屋中下,吐哺之时未及餐食。
一次洗头要三次握发,后世因此称他为圣贤。

注释:

  •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 防未然:防范尚未发生的事情。
  • 瓜田不纳履:在瓜田中不穿鞋子,避免让人怀疑有偷瓜之意。
  • 李下不正冠:在李树下不正帽子,避免让人怀疑有偷李之意。
  • 嫂叔不亲授:指与嫂子、叔叔的关系要保持距离,不亲自传授知识。
  • 长幼不比肩:长辈与晚辈之间要有尊卑之分,不可平起平坐。
  • 劳谦得其柄:谦虚勤劳才能获得权柄。
  • 和光甚独难:与众人和谐相处却显得极其困难。
  • 周公下白屋:周公(周公旦)在平民的白屋中生活。
  • 吐哺不及餐:意指周公待人真诚,甚至未吃饭就接见人才。
  • 一沐三握发:形容周公治家严谨,洗头时要三次握住头发,象征严谨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谯国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诗人,擅长抒情诗和古风,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理想。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曹植与曹丕争夺权力、地位的背景下,表达了君子的品德与处世之道,强调了道德自律与为人处世的原则。

诗歌鉴赏:

《君子行》以君子的道德修养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通过一系列的比喻,诗歌传达出一种高尚、谦逊的生活态度。开篇的“君子防未然”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强调君子应当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让人产生嫌疑。接着,诗中两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形象地展示了君子在道德上的自我约束,体现了高洁的品质。

在“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中,曹植进一步强调亲属间的道德界限,表明了他对社会伦理的重视。谦虚与勤劳在“劳谦得其柄”中被提及,显示出君子在追求权力与地位时必须具备的品质。最后,结尾的周公典故,以及“一沐三握发”都体现了对德行与修养的高度重视。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君子的理想形象,也反映了曹植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与追求,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君子防未然:君子应当未雨绸缪,防止意外的发生。
    • 不处嫌疑间:不要让自己处于可疑的境地。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在瓜田和李树下要小心行事,以免引起他人误解。
    • 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与亲属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尊重长辈。
    • 劳谦得其柄:通过谦虚和勤劳获得权力。
    • 和光甚独难:与他人和谐相处却是很难的。
    • 周公下白屋:周公在平民的白屋中生活,体现出他对权力的淡泊。
    • 吐哺不及餐:意指他对人才的重视,甚至不顾饮食。
    • 一沐三握发:严谨治家的态度,象征对修养的重视。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如“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警示效果。

  •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君子应有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倡导道德自律与谦逊的处世态度。

意象分析:

  • 君子:象征高尚、道德的人。
  • 瓜田、李树:代表生活中的隐喻,警示为人处世的细节。
  • 周公:象征着高尚的德行和无私的精神。
  • 白屋:平民的象征,体现出作者对权力与地位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君子在生活中应当注意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防范未然
    • C) 与他人竞争
    • D) 享受安逸
  2.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旨在强调什么?

    • A) 君子的高洁
    • B) 道德自律
    • C) 社会地位
    • D) 个人自由
  3. 周公的形象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权力的象征
    • B) 无私奉献的精神
    • C) 家庭的和谐
    • D) 个人的野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 《竹里馆》 - 王维

诗词对比

  • 曹植的《君子行》与杜甫的《登高》都探讨了人生态度与道德修养,但前者更注重个人的品行与处世原则,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选编与解析
  • 《魏晋诗人研究》 - 相关学术论文
  • 《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解析与赏析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