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应氏二首》

时间: 2025-01-02 13:14:34

其一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其二

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愿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

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

中馈岂独薄?

宾饮不尽觞。

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

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

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应氏二首

其一
其一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其二
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愿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
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
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
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
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
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

白话文翻译

其一
我一步登上北邙山,远远望去洛阳山的轮廓。
洛阳真是冷清啊,宫殿全都被火焚毁。
围墙都已倾倒,荆棘长得比天高。
看不见老熟人,只有新一代的年轻人。
脚步轻轻,无路可走,荒田再也没有耕种。
游子长时间不归,不认识这条陌生的乡间小路。
大地多么萧条,千里之地没有人烟。
想起自己的故居,心中郁结难以言表。

其二
清闲的时光难以常得,欢聚的盛会不可常有。
天地没有尽头,人命如同朝露般短暂。
希望能展翅飞翔,亲爱的朋友在北方。
亲密的朋友们齐聚送别,准备酒宴在河阳。
家中的食物岂止是薄弱的?宾客饮酒不尽情。
爱情愈深愈苦,岂不令人心痛?
山川阻隔又遥远,离别的日子变得漫长。
愿做比翼鸟,展翅高飞。

注释

  • 北邙阪:位于洛阳附近的山,古时为墓地所在。
  • 洛阳:汉代和魏晋时期的都城。
  • 宫室尽烧焚:指洛阳的繁华已成往事,宫殿被焚毁,象征历史的变迁。
  • 陌与阡:古代田间小路,指游子对家乡的陌生。
  • 比翼鸟:传说中一种总是成双飞的鸟,象征夫妻或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兖州陈留人,东汉末年著名的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他以才情卓越、作诗风格清新而著称,尤其擅长抒情诗。曹植的诗歌深受后人推崇,其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送应氏二首》是曹植在送别友人时所作,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表现出对洛阳的怀念与对友人的珍视,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惆怅。

诗歌鉴赏

《送应氏二首》通过两个部分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第一首描绘的是洛阳的荒凉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北邙山的登高望远使他感到对故乡的陌生,昔日繁华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萧条。诗中“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一句,深刻表达了游子的无奈与孤独。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种对家乡变迁的无力感。

第二首则转向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曹植在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相聚的渴望与对聚会时光的珍惜,展现了浓厚的人情味。诗中“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的愿望展示了他对友谊的向往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使得全诗不仅仅是送别,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其一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描述诗人登高远望,感受到与洛阳的距离与变迁。

  •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表示对洛阳的现状感到无比寂寞,昔日繁华已消逝。

  •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形象地描绘了洛阳的荒凉,围墙倒塌,荆棘丛生。

  •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诗人感慨时光的流逝,旧人已去,新人却未能共感。

  •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陌生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命比作朝霜,形象地表达生命的脆弱。
  • 对仗:如“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友谊的珍惜,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柔软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邙:象征着死亡与别离。
  • 洛阳:代表了繁华与过往。
  • 比翼鸟:象征着深厚的友谊和恋爱。

这些意象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形成了诗歌深层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送应氏二首》的作者是?
    A. 曹冲
    B. 曹植
    C. 曹操
    D. 孟郊

  2. 诗中“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喜爱
    B. 对故乡的陌生与无奈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未来的渴望

  3. “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中的“比翼鸟”象征了什么?
    A. 自由
    B. 友谊与爱情
    C. 家乡
    D. 繁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曹植的《送应氏二首》与李白的《送友人》均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别离之痛,但曹植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感慨,而李白则强调了豪放与洒脱的情感。这种差异展现了两位诗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与个性特征。

相关诗句

其一下一句是什么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上一句是什么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下一句是什么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上一句是什么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下一句是什么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上一句是什么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下一句是什么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上一句是什么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下一句是什么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上一句是什么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下一句是什么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上一句是什么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下一句是什么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上一句是什么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下一句是什么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上一句是什么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下一句是什么

其二上一句是什么

其一下一句是什么

步登北邙阪,上一句是什么

步登北邙阪,下一句是什么

遥望洛阳山。上一句是什么

遥望洛阳山。下一句是什么

洛阳何寂寞,上一句是什么

洛阳何寂寞,下一句是什么

宫室尽烧焚。上一句是什么

宫室尽烧焚。下一句是什么

垣墙皆顿擗,上一句是什么

垣墙皆顿擗,下一句是什么

荆棘上参天。上一句是什么

荆棘上参天。下一句是什么

不见旧耆老,上一句是什么

不见旧耆老,下一句是什么

但睹新少年。上一句是什么

但睹新少年。下一句是什么

侧足无行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