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菊三首》
时间: 2025-01-17 09:12: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菊三首
作者: 司空图 〔唐代〕
人间万恨已难平,
栽得垂杨更系情。
犹喜闰前霜未下,
菊边依旧舞身轻。
莫惜西风又起来,
犹能婀娜傍池台。
不辞暂被霜寒挫,
舞袖招香即却回。
为报繁霜且莫催,
穷秋须到自低垂。
横拖长袖招人别,
只待春风却舞来。
白话文翻译:
人生的种种怨恨已难以平息,种下了垂杨树更增添了情感。还好在阴历的闰月里霜雪尚未降临,菊花旁依旧轻舞飞扬。不要惜惜那西风再次吹起,依然可以在池边婀娜多姿。不怕暂时被霜寒打压,舞动的袖子招引着香气随即又回转。为了回应这繁密的霜寒,不要催促,深秋还需要到来才能低垂。轻轻拖着长袖向人挥别,只待春风再次来临再舞动。
注释:
- 万恨:指世间的各种仇怨、遗憾。
- 垂杨:垂柳,象征柔情。
- 犹喜:仍然感到高兴。
- 闰前:指阴历的闰月之前。
- 婀娜:形容姿态优美。
- 霜寒:霜降带来的寒冷。
- 穷秋:深秋的意思。
- 横拖长袖:形象地描绘舞动的情景。
典故解析: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尤其在秋天盛开,常与隐士、清高的品格相关联。
- 西风:在古诗词中常常与秋天的萧瑟、离别的感伤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图(834年-908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的观察而知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白菊三首》创作于盛唐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菊花的形态和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寄托了对人生苦短、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白菊三首》通过描写秋冬时节的菊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感慨。开篇的“人间万恨已难平”便直接引入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种种不如意。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又将目光投向了菊花,它在霜寒中依然舞动,象征着坚韧与不屈。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层次,也让人感受到菊花的美丽与生命力。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通过“舞袖招香”的描绘,将菊花的形态与轻盈的舞姿结合,赋予了菊花灵动的生命,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生气盎然。整首诗在反复的意象中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深刻而又富有哲理。
最终,诗人以“只待春风却舞来”点出希望与重生的主题,预示着生活中无论经历多少风霜,总会迎来新的春天。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令整首诗充满了温暖与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间万恨已难平:表达了人生的复杂与不平,万千怨恨难以释怀。
- 栽得垂杨更系情:种下垂杨更增添了情感的羁绊。
- 犹喜闰前霜未下:在霜降尚未到来之前仍感到欣慰。
- 菊边依旧舞身轻:菊花依然轻盈地舞动,展现生命的活力。
- 莫惜西风又起来:即便西风再起,也不必太过忧虑。
- 犹能婀娜傍池台:依然可以在池边优雅地舞动。
- 不辞暂被霜寒挫:不怕暂时被寒霜打压。
- 舞袖招香即却回:舞动的袖子引来香气又回转。
- 为报繁霜且莫催:为了回应霜寒,不需催促。
- 穷秋须到自低垂:深秋将至,菊花自然会低垂。
- 横拖长袖招人别:轻轻挥舞长袖,向人告别。
- 只待春风却舞来:只需等待春风再度来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菊花的舞姿比作人的轻盈舞动,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菊花描绘成有生命的舞者,加深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舞袖招香即却回”,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坚韧与对未来的希冀,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坚韧与清高,代表了不屈的精神。
- 西风:常与秋天的萧瑟、离别的感伤相联系。
- 长袖:象征舞动与轻盈,代表着自由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人间万恨已难平”中“万恨”指的是什么?
- A. 亲情
- B. 友情
- C. 仇怨与遗憾
- D. 爱情
-
诗中“犹喜闰前霜未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失落
- B. 欣慰
- C. 愤怒
- D. 忧伤
-
诗的最后一句“只待春风却舞来”传达了什么含义?
- A. 绝望
- B. 希望
- C. 怀旧
- D. 迷茫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菊花》——王维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菊花》:同样描绘了菊花的坚韧与美丽,但更多地体现了孤独与隐士的情怀。
- 杜甫的《秋夕》:则着重于秋天的凄凉与思乡之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代诗人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您对《白菊三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