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二十四则。冲淡》

时间: 2025-01-04 07:27:20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苒苒在衣。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稀。

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苒苒在衣。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稀。
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白话文翻译

在素雅的环境中保持沉默,细微的机巧令人感到妙不可言。
饮用那和谐的气息,像孤鹤一样高飞。
就像那温和的春风,轻轻拂过衣襟。
聆听那清脆的竹声,真是美妙,令人思归。
相遇的时光并不深厚,越是亲近却越显稀少。
脱离了形体的相似,握手时却已渐行渐远。

注释

  • 素处:指清淡、简朴的环境或状态。
  • 妙机:指微妙的机缘或契机。
  • 太和:指和谐、和睦的状态。
  • 独鹤:比喻孤独高洁的境界。
  • 惠风:温和的春风。
  • 苒苒:轻柔地、缓缓地。
  • 阅音修篁:听到竹子生长时发出的悦耳声。
  • 匪深:并不深厚。
  • 脱有形似:脱离了表面的相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空图,唐代诗人,字子贞,号逸少,晚号紫岩。司空图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而著称,是“诗品”理论的创立者之一。他的诗歌多表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诗的情感与意境。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唐代盛世,诗人意在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人生中的深刻思考,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内心宁静与和谐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冲淡》一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诗中的“素处”与“妙机”形成鲜明对比,既有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又隐含了对深邃智慧的追求。诗人以“饮之太和”引出孤鹤的意象,表明他对高洁志趣的向往。这里的“惠风”更是将自然的温柔与内心的宁静结合,构建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诗中“阅音修篁”则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竹声悠扬,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美好与和谐。与之相对的“匪深”则表达了人际间的疏离感,诗人在感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时,反而更加珍惜那份微妙的情感联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表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和谐美好的哲学思想,读来让人心生向往,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淡雅的世界之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素处以默:在简单的环境中保持沉默,强调一种内心的宁静。
  2. 妙机其微:细微的机缘让人感到神秘而深刻。
  3. 饮之太和:享受和谐的氛围,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
  4. 独鹤与飞:比喻一种高洁而孤独的追求。
  5. 犹之惠风:春风的温柔,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6. 苒苒在衣:感受到春风轻拂,带来舒适的感觉。
  7. 阅音修篁:聆听竹声,享受自然的声音。
  8. 美曰载归:美好的事情让人思绪回归。
  9. 遇之匪深:相遇的情感并不深厚。
  10. 即之愈稀:越是接近,反而显得稀少。
  11. 脱有形似:脱离了表面的相似。
  12. 握手已违:握手时已感觉到距离。

修辞手法

  • 比喻:以“孤鹤”比喻高洁志趣。
  • 拟人:将自然声音赋予情感。
  • 对仗:如“素处以默,妙机其微”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素处:象征简约与宁静。
  • 妙机:指深邃的智慧与机缘。
  • 独鹤:高洁孤独的志向。
  • 惠风:温和的春风,象征温暖与和谐。
  • 修篁:竹子的声音,代表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素处以默”意指什么?

    • A. 在热闹的地方保持沉默
    • B. 在简单的环境中保持宁静
    • C. 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安静
    • D. 在繁华的地方激烈讨论
  2. 诗中“独鹤与飞”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人际关系的疏离
    • B. 高洁志趣的追求
    • C. 对自然的向往
    • D. 生活的无常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但更强调山水的静谧与诗人的独处。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关注人际关系与情感的流逝,表现出诗人在离别时的感慨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品》司空图著
  • 《中国古代诗歌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