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马华山》

时间: 2025-01-01 16:18:17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

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

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

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意思解释

归马华山

作者: 白行简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
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
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
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白话文翻译:

在牧野之战胜利后,周王的战马也变得闲适。
驱赶它们驰骋不再藏伏,随意地在山间饮水。
早晨它们随日而去,傍晚又随风归来。
冰雪在山坡上生出疑惑,落叶似乎也在榆关徘徊。
在仙峰下悠然行走,骏马在渭水湾腾跃。
幸好遇上这个和平的时代,不再有鼓声和战旗。

注释:

字词注释:

  • 牧野: 指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
  • 战马: 战斗中的马匹,此处指闲置的战马。
  • : 黑色,这里形容马的颜色。
  • : 含水饮用的样子。
  • 躞蹀: 形容马走动的样子。
  • 腾骧: 骏马腾跃的样子。

典故解析:

  • 牧野之战: 周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象征着周朝的兴起和商朝的覆灭。
  • 仙峰: 传说中的高峰,有神仙居住的地方,常用于表示高洁和悠然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行简,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成于周王朝建立后,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珍视和对历史的回顾,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与个人的感受。

诗歌鉴赏:

《归马华山》是唐代诗人白行简的一首颇具历史感的作品。诗歌开篇即提到“牧野功成后”,引导读者回到周武王伐纣的历史时刻,表达了对那个历史事件的缅怀与反思。随着战事的结束,周王的战马得以闲适,其悠然自得的形象与当时的和平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通过“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的描绘,展现了战马的自由与自然的和谐美。作者用“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将自然景象与历史背景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仿佛在讲述着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

最后两句“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更是表达了对和平时代的珍惜与对战争的厌倦,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也使读者在欣赏之余,感受到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深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牧野功成后: 指代周王朝建立后的胜利,暗示和平的来临。
  • 周王战马闲: 战马不再驰骋于战场,象征着和平的安宁。
  • 驱驰休伏皂: 形容马儿自由奔跑,表达了宁静的生活状态。
  • 饮龁任依山: 马儿随意饮水,体现了自然的自由与闲适。
  •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 描绘了马儿在自然中的游荡,象征着不受拘束的生活。
  • 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自然景象的变迁,暗示历史的流转与时间的无情。
  •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 仙境般的自然景观,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感叹和平时代的珍贵,表达对战乱的反思与厌倦。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逐日”和“随风”描绘自然与马的关系,增加了诗的意境。
  • 对仗: 诗句中对称的格式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拟人: 对马的描写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周王朝建立后的和平图景,表达了对战乱的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珍视,体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战马: 象征着战争与荣耀。
  • : 自然的象征,代表着宁静与高远。
  • : 代表着寒冷的时光,暗示历史的严酷。
  • : 自然的轮回,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 仙峰: 代表理想中的境界,象征着超脱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归马华山》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白行简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牧野”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 A. 赤壁之战
    • B. 牧野之战
    • C. 淮海战役
  3. “幸逢时偃武”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 A. 战争
    • B. 和平
    • C. 财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白行简的《归马华山》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体现了对和平生活的珍视,但白行简更多地着眼于历史与自然的结合,而王维则关注个体的离愁别绪。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选》
  3.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