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子》

时间: 2025-01-01 13:05:08

求仙去也,翠钿金篦尽舍。

入岩峦,雾卷黄罗帔,

云雕白玉冠¤

野烟溪洞冷,林月石桥寒。

静夜松风下,礼天坛。

云罗雾縠,新授明威法箓。

降真函,髻绾青丝发,

冠抽碧玉篸¤

往来云过五,去住岛经三。

正遇刘郎使,启瑶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求仙去也,翠钿金篦尽舍。
入岩峦,雾卷黄罗帔,
云雕白玉冠野烟溪洞冷,
林月石桥寒。
静夜松风下,礼天坛。
云罗雾縠,新授明威法箓。
降真函,髻绾青丝发,
冠抽碧玉篸往来云过五,
去住岛经三。
正遇刘郎使,启瑶缄。

白话文翻译:

我想去寻找仙人,已把翠绿的钿饰和金色的梳子统统舍弃。
走入山岩之间,雾气卷起我的黄罗帕,
云朵雕刻成白玉的冠,野外烟雾缭绕,溪水冷冷,
树林里月光下石桥显得寒冷。
静夜里松枝在风中摇曳,我在天坛上祭拜。
云彩像罗绸一样,雾气如绢帛,新授给我明亮威严的法箓。
降真函中,发髻绾起青丝,
冠上抽出碧玉的篸子,往来于云端之上,经过五座山,
去与留在岛屿间经历三次。
正好遇见刘郎使者,他启开了瑶缄。

注释:

  • 翠钿:一种用翠绿色宝石装饰的发饰。
  • 金篦:金制的梳子。
  • 黄罗帔:一种黄色的丝绸披肩。
  • 白玉冠:用白玉制成的头冠。
  • 法箓:道教的符咒或法器。
  • 降真函:道教中用来降神的函袋。
  • 刘郎: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历史人物或理想化的情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昭蕴,唐代女词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她的作品以清丽、婉约见长,擅长表达内心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女冠子》写于一个追寻仙人和理想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反映出道教文化的影响,表达了女性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

诗歌鉴赏:

《女冠子》展现了诗人对仙道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篇即表明了诗人决心放弃尘世的繁华,追求高远的理想。诗中描绘的景象,犹如一幅清新的山水画,充满了飘渺的神秘感。雾气、云彩、月光等自然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此外,诗人在细腻的描绘中融入了道教的法箓与降真之意,展示了对精神世界的探索。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将自我情感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境界,令人心驰神往。

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的渴望。她的追求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思考,展现了古代女性独立精神的一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求仙去也,翠钿金篦尽舍。
    开篇表明追求仙道的决心,放弃世俗的奢华。
  • 入岩峦,雾卷黄罗帔,
    进入深林,描绘雾气缭绕的神秘感。
  • 云雕白玉冠野烟溪洞冷,
    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寒冷而清丽的氛围。
  • 林月石桥寒。
    强调环境的静谧与清冷。
  • 静夜松风下,礼天坛。
    表达对自然与神灵的敬仰。
  • 云罗雾縠,新授明威法箓。
    体现道教文化的影响,展示神秘的法术。
  • 降真函,髻绾青丝发,
    描述身着道袍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美。
  • 冠抽碧玉篸往来云过五,
    进一步表现了诗人游历云端的自由与洒脱。
  • 去住岛经三。
    表达对旅行与探索的渴望。
  • 正遇刘郎使,启瑶缄。
    结尾的相遇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链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雕白玉冠”比喻仙人的装饰,形象生动。
  • 拟人:如“松风下”,赋予自然以情感与灵性。
  • 对仗:整首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追求理想生活与精神自由,表现出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女性对自我价值的探索与认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人:象征着理想与超脱的生活。
  • 雾、云、月:自然元素,传达出神秘和清幽的意境。
  • 法箓:道教信仰的象征,体现出对精神力量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这首诗中提到的“翠钿”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金属
    B. 一种宝石
    C. 一种植物

  2. 填空题:诗中“静夜松风下,礼___。”(填出一个词)

  3. 判断题:诗人对道教文化没有表达任何看法。(对/错)

答案:

  1. B
  2. 天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 《女冠子》与《长恨歌》:两者都涉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女冠子》侧重于女性的内心世界,而《长恨歌》则更关注于爱情的悲剧。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虽然主题不同,但两个作品都展现了唐代诗词丰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楚辞》
  • 《中国古代女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