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别友》
时间: 2025-01-07 05:53: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别友
作者:毛泽东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白话文翻译:
挥手告别从此离去,面对面相对更加令人凄然,彼此倾诉着苦情。眼角眉梢皆如恨意,热泪欲滴却又止住。明白上次书信中的误解,眼前滚滚云雾,算是人间知己只有我和你。人若有病,天知不知道?今朝霜重东门的道路,照亮横塘半天的残月,显得如此凄清。汽笛一声,肠断心伤,从此天涯孤旅。凭什么割断愁丝恨缕,如同昆仑崩坏绝壁,恰似台风扫荡整个宇宙。重逢如比翼鸟,和云翥飞翔。
注释:
- 挥手:告别的动作。
- 凄然:形容悲伤、凄凉的样子。
- 苦情重诉:反复诉说心中的苦情。
- 知误会:明白之前的误解。
- 滔滔云共雾:形容眼前的云雾弥漫。
- 东门路:指离别的道路。
- 汽笛:火车或船的鸣笛声,象征离别的悲伤。
- 昆仑:传说中的高山,象征坚固和崩溃的对比。
- 比翼:比翼鸟,传说中形影不离的鸟儿,象征情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中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的诗词作品常常渗透着深厚的革命情感和对国家前途的思考。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激昂,也有细腻柔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毛泽东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与离别的伤感。诗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在革命斗争和个人情感之间的纠葛。
诗歌鉴赏:
《贺新郎·别友》是毛泽东在离别时所作,情感深沉而真挚。全诗以挥手告别为引子,展现了离别时的惆怅与对旧友的思念。诗的开头便以挥手的动作引入,情感瞬间被点燃。接着,诗人将眼角眉梢的细微变化与心中的恨意结合,展示了深层的情感纠葛。这里的“恨”不仅是对离别的恨,也是对误解和不舍的愤懑。
“今朝霜重东门路”一句,借用自然景象表达了离别的沉重,霜的寒冷与月的残缺呼应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汽笛声响起,仿佛是人生旅途的分岔点,象征着从此各奔东西,心中更是感到肠断。
后半部分中,诗人用昆仑和台风的比喻,描绘了自己内心情感的激荡与崩溃,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刻的复杂感受,既有深情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挥手从兹去:表达离别的决心。
- 更那堪凄然相向:面对面相对,令人更加悲伤。
- 苦情重诉:苦涩的情感不断地倾诉。
- 眼角眉梢都似恨:细微的表情流露出内心的怨恨。
- 热泪欲零还住:泪水欲滴却又止住,情感的压抑。
- 知误会前番书语:理解到之前的误解。
- 过眼滔滔云共雾:眼前的云雾如同内心的迷茫。
- 算人间知己吾和汝:即使误解,仍旧珍惜知己之情。
- 人有病,天知否?:人若有病,天地又知多少。
- 今朝霜重东门路:霜重的早晨,离别的道路显得更加孤寂。
- 汽笛一声肠已断:汽笛声响,心如刀割。
- 从此天涯孤旅:此后各自远行,孤独一生。
- 凭割断愁丝恨缕:想要割断愁苦与恨意。
- 要似昆仑崩绝壁:如同昆仑山崩塌,极端痛苦。
- 又恰象台风扫寰宇:像台风扫荡一切,无情而猛烈。
- 重比翼,和云翥:重逢之时如同相伴飞翔的鸟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比作昆仑崩溃,增加了情感的张力。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如“汽笛一声”引发心痛。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离别的情感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眷恋与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挥手:告别的象征。
- 霜重:寒冷与孤独的象征。
- 汽笛:离别与痛苦的象征。
- 昆仑:坚固与崩溃的对比。
- 比翼鸟:象征相伴的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汽笛”象征着什么?
- A. 喜悦
- B. 离别
- C. 旅行
- D. 归乡
-
“今朝霜重东门路”中的“霜”主要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孤独
- C. 快乐
- D. 忧伤
-
诗中提到的“知己”指的是谁?
- A. 朋友
- B. 家人
- C. 情人
- D. 同事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 李叔同
- 《别董大》 - 高适
诗词对比:
- 《送别》: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采用了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
- 《别董大》:通过对友人的深情告别,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离别的痛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毛泽东诗词选》
- 相关研究论文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