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点绛唇
作者: 詹安泰 〔近代〕
原文展示:
一枕仙云,香魂缕缕微凉坠。画阑十二,长篴声初起。宛转相思,总是飘离泪。天如水,絮帘吹碎,花底狸奴睡。
白话文翻译:
一枕仿佛置身仙境的云端,香气缕缕散发,微微的凉意渐渐沉淀。画栏前十二个时辰,悠扬的琴声刚刚响起。缠绵的相思,只是化作飘零的泪水。天像水一样,轻风吹动着帘子,花下的狸奴安然入睡。
注释:
字词注释:
- 仙云: 形容如仙境般的云彩。
- 香魂: 指香气,延伸为思念之情。
- 画阑: 画的栏杆,通常用于描绘美丽的庭院。
- 长篴声: 指悠长的琴声。
- 宛转: 形容声调柔和动听。
- 狸奴: 指一种小动物,象征着温柔的安逸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显著的典故,但整体营造了一种如梦似幻的意境,反映了作者对爱情的思索与感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詹安泰是近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创作背景: 在近代社会变革的背景下,诗人常通过诗词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爱情的思考。此作品反映了他对个人情感的细腻观察与诗意表达。
诗歌鉴赏:
《点绛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画面。诗的开头“一枕仙云”便以梦境般的意象引入,瞬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美好。接着“香魂缕缕微凉坠”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思念与凉意,仿佛在诉说着心中那份柔情与忧伤。
“画阑十二,长篴声初起”,这两句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悠扬的音乐,似乎在告诉我们爱情的甜美与苦涩相伴而生。后面的“宛转相思,总是飘离泪”更是揭示了情感的复杂和难以言说的痛苦。最后一句“天如水,絮帘吹碎,花底狸奴睡”,则是对环境的描绘,既有宁静的美感,又增添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勾勒出一幅充满思念与柔情的画面,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枕仙云: 诗人将自己置于一种梦幻的境界,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香魂缕缕微凉坠: 香气缭绕,带来微凉的感觉,暗示思念的情感。
- 画阑十二,长篴声初起: 描述时间的流逝与音乐的开始,传达出一种悠远的情感。
- 宛转相思,总是飘离泪: 表达了相思之苦,泪水象征着无奈的情感。
- 天如水,絮帘吹碎: 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内心的感受,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郁。
- 花底狸奴睡: 最后以安静的形象结束,象征着一种宁静与安逸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 “天如水”将天空比作水,形象生动。
- 拟人: “絮帘吹碎”赋予帘子生命,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 对仗: 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增添了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刻思索,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相思之苦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人生和情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云: 象征着梦幻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 香魂: 代表着思念与情感的细腻。
- 长篴声: 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绵长。
- 狸奴: 象征着温柔与安逸,反映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香魂缕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思念
- C. 失落
-
“天如水”这一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 A. 描绘自然
- B. 表达心情
- C. 叙述故事
答案:
- B. 思念
- B. 表达心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作,表达相思与离愁的情感。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思念与爱情的主题。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对比,詹安泰的作品更为细腻和内敛,李白的则更为豪放与奔放。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