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读史》
时间: 2025-01-07 06:15: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读史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
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东方白。
白话文翻译:
人猿告别的时刻,似乎只是几个石头经过的磨砺,就像儿时的玩耍。
在铜铁的炉子中翻腾的火焰,想问究竟何时能猜中这些历史的奥秘?不过是几千年的寒冷与温暖。
人生中难得有开口大笑的时候,像在战场上彼此拉弓的那一刻。
鲜血流淌遍及田野,一篇读罢,头顶飞舞的雪花,
只记得那斑驳的痕迹,几行历史的陈迹。
五帝三皇的神圣历史,欺骗了无数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蹻在历史上流传的名声,与陈王奋起挥动黄钺的场景相比。
歌声未尽,东方的天空已泛白。
注释:
- 人猿相揖别:指人类与猿类的分离,象征人类的进化过程。
- 铜铁炉:象征古代的冶炼技术与人类文明的进步。
- 寒热:指自然界的变化,象征历史的变迁。
- 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描绘了战场的紧张氛围。
- 五帝三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象征着中国悠久的历史。
- 盗跖、庄蹻:历史上著名的盗贼与侠客,代表了风流人物的传奇。
- 陈王:指陈涉,历史上著名的起义者,象征反抗与奋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毛泽东的诗词多受古代诗词风格影响,常用典故,反映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20世纪,正值中国社会剧变之际,毛泽东在读史中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人物的兴衰,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命运的关注。
诗歌鉴赏:
《贺新郎·读史》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词作,毛泽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个体命运的交织。开篇以“人猿相揖别”引入,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人类进化的思考。接着,词中提到的铜铁炉火象征着人类的创造与奋斗精神,而“几千寒热”则表明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整个词作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描绘了人世间欢乐难得的无奈,以及在战场上生死相依的紧张感。特别是“流遍了,郊原血”这一句,生动地表现了战争的惨烈与历史的沉重。结尾部分,提到的五帝三皇与各种风流人物,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人类英豪的赞美。
毛泽东在这首词中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反映出他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词中运用丰富的意象与典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读来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猿相揖别”:象征人类与原始状态的告别,启示文明的开端。
-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暗示历史的磨难与成长的过程。
- “铜铁炉中翻火焰”:象征人类的创造与进步。
- “人世难逢开口笑”:历史的艰辛让人难以欢笑。
- “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描绘战场上的紧张与对抗。
- “流遍了,郊原血”: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惨痛。
- “五帝三皇神圣事”:历史的深邃与复杂。
- “有多少风流人物”:对历史英雄的追慕与敬仰。
- “歌未竟,东方白”:暗示历史的延续与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人猿相揖别,形象地展示了人类的进化。
- 对仗:如“寒热”与“开口笑”,增强了词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 排比:历史人物的列举,突显了历史的丰富多彩。
主题思想:整首词揭示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体命运的交错,表现了对人类文明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 人猿:象征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 火焰:象征生命的热情与创造力。
- 鲜血:代表战争的惨烈与历史的沉重。
- 风流人物:象征历史的英雄与传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贺新郎·读史》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毛泽东
- D. 苏轼
-
诗中提到的“铜铁炉中翻火焰”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人类的创造与进步
- C. 自然现象
- D. 个人情感
-
“五帝三皇”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诗人的个人经历
- B. 历史的深邃与复杂
- C. 现代社会
- D. 文学作品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诗词对比:
- 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毛泽东的《贺新郎·读史》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体命运的感慨,而苏轼则更强调对历史事件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毛泽东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毛泽东与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