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端午)》
时间: 2025-01-08 12:02: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端午)
作者: 詹无咎 〔宋代〕
梅子黄时雨。对幽窗依依抱独,几多愁绪。
润逼琴丝无雅韵,难续文园旧诣。
头白尽相如谁顾。燕子楼空尘又锁,
望天涯不寄红丝缕。嗟往事,且休语。
伤情当日班衣舞。更宫衣,香罗乍带,
九天繁露。一寸草心迎永日,
更把葵心自许。怎料有风推雨如。
惹起灵均千古恨,转凄凉更不成端午。
拚小醉,读骚句。
白话文翻译:
在梅子黄时的细雨中,我独自依偎在幽静的窗边,心中充满愁绪。
琴弦的润湿使得琴声失去了雅韵,难以续写文人的风雅情趣。
白发苍苍时,谁还会在意我呢?燕子在空荡的楼上飞舞,尘埃又被锁住,
我遥望天涯,无法寄出那一缕红丝。唉,往事已成往事,还是不提为好。
伤心的那一天,身穿班衣翩翩起舞。如今又换上宫衣,香罗轻轻披挂,
九天的露水如同繁星一样闪烁。
一寸草心迎接长久的日子,
我更愿意把自己的心意寄托在向日葵上。怎料风雨却来得如此猛烈,
惹起了灵均千古的遗恨,转眼间凄凉的端午又不复存在。
我只好小醉一场,读读骚人的诗句。
注释:
- 梅子黄时雨:指梅子成熟时节的细雨,象征着时光流逝。
- 幽窗:指幽静的窗户,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琴丝:古时用来弹琴的弦,意指音乐和情感。
- 班衣:古代舞蹈服装,常用来表现女子的柔美。
- 香罗:一种细腻的丝织品,象征着美丽与优雅。
- 灵均:指屈原,因其悲愤而投江,成为千古遗恨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詹无咎为宋代词人,以其清新雅致的风格著称。他的词常常表现个人情感,关心社会民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这首《贺新郎(端午)》是在端午节前后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在这个传统节日中的孤独与怀旧之情,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节日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端午时节的孤独与愁绪。开篇“梅子黄时雨”一句,既点明了时节,也为下文的情感基调奠定了基础。诗人在独自对窗时,思绪万千,琴声的失落更让他倍感孤独。整首词以“端午”为线索,承载着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头白尽相如谁顾”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感伤,白发苍苍时,身边的人已不再在意。燕子楼空、尘锁的意象充满了孤寂感,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人情的淡薄。转而描绘端午节的习俗,诗人又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向往,班衣舞的记忆宛如昨日,但如今已难以再现。
在最后,诗人以“拚小醉,读骚句”收尾,表明在失落与孤独中,他选择通过饮酒与诗歌来麻醉自己,寻找片刻的安慰。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词更具层次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传统节日的情感寄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子黄时雨”:描绘季节,表明时光流逝。
- “对幽窗依依抱独,几多愁绪”:表现诗人孤独的心情。
- “润逼琴丝无雅韵,难续文园旧诣”:琴声失去往日的韵味,感慨文人情趣的消逝。
- “头白尽相如谁顾”:白头时,谁还会关心我,体现孤独与无奈。
- “燕子楼空尘又锁”:燕子在空楼中飞舞,象征着无处依靠。
- “望天涯不寄红丝缕”:内心无法寄托情感,表达对往事的无奈。
- “嗟往事,且休语”:对往事的感慨,决定不再提及。
- “伤情当日班衣舞”:怀念往日的美好时光。
- “更宫衣,香罗乍带,九天繁露”:描写端午节的气氛,象征美丽与繁华。
- “一寸草心迎永日”:表达对生活的期望与坚持。
- “更把葵心自许”:愿心向日,追求光明与希望。
- “怎料有风推雨如”:突如其来的风雨,象征生活的无常。
- “惹起灵均千古恨”:提及屈原,引发对历史遗恨的沉思。
- “转凄凉更不成端午”:端午节的凄凉感,感慨生活的无奈。
- “拚小醉,读骚句”:选择饮酒与阅读来缓解心中愁绪。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风推雨”形容生活的变幻无常。
- 拟人:将琴声形容为失去雅韵,赋予情感。
- 对仗:如“班衣舞”和“宫衣”形成对比,展现过往与现实的冲突。
主题思想:整首词以端午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终选择通过饮酒和诗歌来缓解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子:象征着夏季与时光流逝。
- 琴丝:代表艺术与情感的寄托。
- 班衣:承载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燕子:象征着自由与孤独。
- 香罗:代表美丽与生活的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梅子黄时雨”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感伤
C. 愤怒
D. 平静 -
“伤情当日班衣舞”中“班衣”指的是什么?
A. 舞蹈服装
B. 诗书
C. 生活用品
D. 食物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詹无咎的《贺新郎(端午)》与屈原的《离骚》,两者均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但詹无咎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屈原的作品则更具史诗性和悲壮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