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芭蕉》
时间: 2025-01-19 21:26: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来一片。看陂陀十里,绿云遮遍。枯处仍留,折后还连,难断平生未见。去年卧病新开市,曾互约愁心漫展。谁教汝杂茁漫天,缭乱今忧昨怨。欲把情根移去,看此山辽阔,是何真面。小院谁家,如此骄阳,不借浓荫羃掩。角灯纵伴篮舆急,又一卷一枝细验。恨者番贼火无谬,下手先秋妄剪。
白话文翻译
何处来的一片绿色?看那漫山遍野,十里之内都被绿色的云雾遮蔽。即使在枯萎的地方,依然留存,折断后又重新连接,难以割舍我这一生未曾见过的情感。去年我卧病在床,才刚刚开市时,曾彼此约定要把愁苦的心情展现。是谁让你在天际杂乱生长,缭乱了我今昔的忧虑和怨恨?想把情绪的根移走,看看这辽阔的山,是何等真实的面貌。小院子里是谁家,阳光如此骄阳,难得有浓荫遮掩。即使灯光伴随急促的车舆,又一卷细致的检验。恨那贼火无可指摘,先动手便妄图在秋天剪断一切。
注释
- 陂陀:水田的地势,指水田的边缘。
- 绿云:比喻青翠的植物或环境。
- 折后还连:意味着经历挫折后依然能够连接。
- 愁心漫展:愁苦的心情得到展现。
- 缭乱:指情绪的混乱。
- 骄阳:强烈的阳光。
- 浓荫羃掩:浓密的树荫遮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章士钊(1893-1970),字君明,号白石,江苏人。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他的诗风多样,既有传统的古典诗韵,也融合了现代的思想,作品常常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
《疏影 芭蕉》创作于20世纪中期,正值中国历史的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诗歌鉴赏
《疏影 芭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折射出个人内心的情感变化。诗中“何来一片”开篇引人深思,带有一种探求的意味。接着,诗人用“绿云遮遍”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的繁茂,然而在美好景象的背后,却又隐含着过去的愁苦和未解的情感。诗人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在反映自己内心的挣扎与思索,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
通过“去年卧病新开市”的细节,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病痛中的感受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谁教汝杂茁漫天”则展现了对生活中杂乱情感的无奈与困扰。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希望能够将情感的根移走,展现出对辽阔自然的渴望与追寻。最后,诗人收束于“恨者番贼火无谬”,反映出对外界环境影响下,内心情感的不断冲突与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来一片:疑问句,表示对自然的感叹。
- 看陂陀十里,绿云遮遍:描绘自然的景象,表达生命力的强盛。
- 枯处仍留,折后还连:即使经历了挫折,依然有希望。
- 难断平生未见:对于未曾见过的情感,难以割舍。
- 去年卧病新开市:通过病痛的经历反思生活。
- 曾互约愁心漫展: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谁教汝杂茁漫天:对纷乱情感的质疑。
- 欲把情根移去:渴望摆脱情感的束缚。
- 小院谁家:引发对生活的思考。
- 角灯纵伴篮舆急:生活的急促与忙碌。
- 恨者番贼火无谬:对外界影响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描绘成情感的象征。
- 对仗:如“骄阳”和“浓荫”,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自然景物似乎有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反映了诗人对情感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无奈,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最终渗透出一种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云:象征生机与希望。
- 骄阳:代表强烈的生活压力。
- 浓荫:象征遮蔽与保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绿云遮遍”,这代表什么?
- A. 生命力的强盛
- B. 病痛的折磨
- C. 生活的无奈
- D. 人际的疏远
-
“去年卧病新开市”中的“卧病”是指什么?
- A. 心情不好
- B. 身体生病
- C. 经济危机
- D. 生活困扰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但更侧重于思乡情。
- 孟浩然《春晓》:描绘春天的生机,体现自然的美与希望。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选》
- 《章士钊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