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

时间: 2025-01-01 13:04:04

群蛇戢戢方斗争,虾蟆蝼蛄相和鸣。

百足之虫行无声,毒气着人昏不醒。

蚊蚋虽微亦从横,隐然如雷吁可惊。

东方日色苦未明,老夫闭门不敢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蚊 袁凯 〔明代〕 群蛇戢戢方斗争,虾蟆蝼蛄相和鸣。 百足之虫行无声,毒气着人昏不醒。 蚊蚋虽微亦从横,隐然如雷吁可惊。 东方日色苦未明,老夫闭门不敢行。

白话文翻译: 众多的蛇在争斗,虾蟆和蝼蛄相互鸣叫。 百足虫行走无声,毒气让人昏迷不醒。 蚊子虽小却横行无忌,其声如雷令人惊恐。 东方天色尚未明亮,老者闭门不敢外出。

注释:

  • 戢戢:聚集的样子。
  • 虾蟆:青蛙。
  • 蝼蛄:一种昆虫,俗称土狗。
  • 百足之虫:指蜈蚣。
  • 蚊蚋:蚊子。
  • 从横:横行无忌。
  • 隐然如雷:形容声音虽小但令人感到震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此诗通过描绘蚊虫的肆虐,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忧虑和对个人安全的担忧。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一个社会动荡或个人生活不安定的时期,通过蚊虫的意象来隐喻社会的混乱和个人的困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蚊虫的肆虐和社会的混乱。诗中“群蛇戢戢方斗争”和“虾蟆蝼蛄相和鸣”描绘了自然界的争斗和喧嚣,而“百足之虫行无声,毒气着人昏不醒”则暗示了社会的险恶和个人的无助。最后两句“东方日色苦未明,老夫闭门不敢行”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安全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深沉,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个人的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群蛇戢戢方斗争”:描绘了蛇群聚集争斗的景象,象征社会的混乱。
  2. “虾蟆蝼蛄相和鸣”:通过虾蟆和蝼蛄的鸣叫,增加了诗的动感和紧张气氛。
  3. “百足之虫行无声”:百足虫行走无声,暗示了危险的存在。
  4. “毒气着人昏不醒”:毒气让人昏迷,比喻社会的险恶。
  5. “蚊蚋虽微亦从横”:蚊子虽小却横行无忌,象征小人的猖獗。
  6. “隐然如雷吁可惊”:蚊声虽小但令人感到震撼,表达了作者的惊恐。
  7. “东方日色苦未明”:天色未明,象征未来的不确定。
  8. “老夫闭门不敢行”:老者闭门不出,表达了作者对安全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隐然如雷”将蚊声比喻为雷声,增强了表达效果。
  • 拟人:如“蚊蚋虽微亦从横”将蚊子拟人化,赋予其行为特征。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社会的混乱和个人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安全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群蛇:象征社会的混乱。
  • 虾蟆蝼蛄:增加了诗的动感和紧张气氛。
  • 百足之虫:暗示危险的存在。
  • 蚊蚋:象征小人的猖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群蛇戢戢方斗争”象征什么? A. 自然界的和谐 B. 社会的混乱 C. 个人的困境
  2. “蚊蚋虽微亦从横”中的“从横”是什么意思? A. 横行无忌 B. 小心翼翼 C. 安静无声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乐观 B. 对安全的渴望 C. 对社会的满意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杜甫的《春望》,通过自然景象反映社会现实。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社会现实,但《春望》更多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明诗别裁集》、《袁凯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