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郎静山将自上海取道滇南,转乘飞机入蜀,视其家人峨眉山内,遂用东坡韵谱此赠行》

时间: 2025-01-06 16:55:09

厌听江南鼓角声。

蜀山佳处惯经行。

驭气长征何待马。

休怕。

川原错绣快平生。

下界茫茫谁梦醒。

云冷。

门前童稚喜相迎。

恰似杜陵经乱处。

归去。

银光耀眼雪初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定风波》

厌听江南鼓角声。蜀山佳处惯经行。
驭气长征何待马。休怕。川原错绣快平生。
下界茫茫谁梦醒。云冷。门前童稚喜相迎。
恰似杜陵经乱处。归去。银光耀眼雪初晴。

白话文翻译:

厌倦了江南的鼓角声,蜀山的美景我习以为常。
驾驭着气势长途跋涉何必依赖马匹,别害怕,
川原的景色如同绣品般美丽,让人快意人生。
在这世俗的迷雾中,谁能真正醒来呢?
天边的云冷冷的,门前的小孩高兴地迎接我。
就像杜陵在乱世中,回归故里,银光闪耀,眼前雪花初晴。

注释:

  • 鼓角声:指的是战斗的号角声,暗示着动乱。
  • 蜀山:指四川的名山,象征美好和安宁。
  • 驭气:驾驭气势,形容不依靠马匹而行。
  • 川原:指的是川地的原野,呈现出绣般的美丽。
  • 茫茫:形容广阔而无边。
  • 杜陵:指的是杜甫的故乡,体现归乡的情感。
  • 银光耀眼:指雪光闪耀,象征清新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榆生(1897-1986),字子良,号青山,上海人,是近现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美术家。他的诗作多受古典诗词影响,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生活体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龙榆生从上海经过滇南,转机进入四川,探望家人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定风波》一诗通过对比江南鼓角声和蜀山的宁静,揭示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描绘蜀山的美丽和川原的绣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气韵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反思。

在对下界的描绘中,"下界茫茫谁梦醒"一语引人深思,表达了对人间纷扰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期盼。最后两句,借用杜陵的典故,传达了归故里的喜悦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结尾的“银光耀眼雪初晴”则进一步渲染了归乡的喜悦与自然的清新。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表达了对江南战乱声的厌倦,体现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第二句:点出蜀山的美丽是诗人熟悉的地方,暗示着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 第三、四句:强调内心的坚定与自信,表明不依赖外物的决心。
    • 第五句:反思人世间的迷惘,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
    • 第六句:描绘童稚的迎接,展现无邪的快乐。
    • 第七、八句:用杜陵的典故,表达对纷乱过往的反思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2.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将纷乱与宁静、世俗与自然形成鲜明对照,突显情感的丰富。
  3. 主题思想

    • 整首诗歌通过对美好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江南鼓角声:象征战争与动乱,带来厌倦之感。
  • 蜀山:象征美好与宁静,代表着诗人心灵的归属。
  • 童稚:代表纯真与快乐,增添了诗的温暖。
  • 雪光: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表达了归乡的喜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蜀山”象征什么? a) 战乱
    b) 安宁与美好
    c) 冷漠

  2. “川原错绣快平生”中的“错绣”指的是什么? a) 错落的花草
    b) 美丽的自然景色
    c) 战争的伤痕

  3. 诗人对江南的感受是? a) 热爱
    b) 厌倦
    c) 无所谓

答案

  1. b) 安宁与美好
  2. b) 美丽的自然景色
  3. b) 厌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描绘对故乡的思念。
  • 《春望》 by 杜甫:对国家动乱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词对比:

  • 龙榆生的《定风波》与苏轼的《定风波》同名但不同意境,前者更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后者则更多表达哲理与人生感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龙榆生诗词选》
  • 《近现代诗人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