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忆镇阳》

时间: 2025-01-17 10:10:59

悲欢聚散。

世事天谁管。

梳去梳来双鬓短。

镜里看看雪满。

燕南十月霜寒。

孤身去住都难。

何日西窗灯火,眼前儿女团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忆镇阳
作者: 元好问

悲欢聚散。世事天谁管。
梳去梳来双鬓短。镜里看看雪满。
燕南十月霜寒。孤身去住都难。
何日西窗灯火,眼前儿女团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感慨,世事变幻无常,谁能掌控?时间流逝,头发渐渐变短,镜中映出的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自己。到了南方的十月,寒霜已经降临,独自一人生活在外,感到十分艰难。何时能够回到家中,和儿女团聚,在温暖的西窗下共度美好时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悲欢聚散: 指人生中的快乐与悲伤,团聚与离散。
  • 世事天谁管: 世间的变化,谁能真正掌控呢?
  • 鬓短: 形容头发变短,暗示年华已逝。
  • 雪满: 形容头发已白,如雪般皑皑。
  • 燕南: 指南方地区,特指燕子迁徙的地方。
  • 霜寒: 十月的寒霜,象征严冬的来临。
  • 孤身: 孤独一人。
  • 西窗灯火: 象征温暖的家庭生活。

典故解析:

  • 该词中提到的“西窗”,常用来指代家庭的温暖与团聚,类似于古代诗词中频繁出现的家居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字仲舒,号秋水,金代文学家,善于诗词,尤其以词见长。他的作品风格抒情细腻,常以个人情感为主线,结合时事、社会背景,表现出深邃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清平乐 忆镇阳》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个人生活困顿的时期。元好问在外漂泊,思念家乡和家人,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和对世事无常的感叹。


诗歌鉴赏:

《清平乐 忆镇阳》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而著称。词的开头便直接切入主题,悲欢离合是人生常态,作者感叹世事无常,强调了个体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与无奈。这种情感贯穿全词,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变化的深刻理解。

在写作技巧上,元好问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半部分描绘了个人的孤独与年华的流逝,后半部分则寄托了对团圆的美好愿望。通过“镜里看看雪满”的意象,传达了岁月的无情和对年轻时光的怀念。而“何日西窗灯火,眼前儿女团栾”则展现了他对家庭温暖的追求,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整首词的情感层次丰富而细腻,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未来的渴望,反映了复杂的人生经历和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元好问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相结合,使得这首词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悲欢聚散: 开头直接点出人生的悲欢离合,揭示了主题。
  2. 世事天谁管: 质疑世事的无常,表明无奈的态度。
  3. 梳去梳来双鬓短: 描述年华流逝,头发渐短,表明时间的无情。
  4. 镜里看看雪满: 反思自己,意识到岁月已在容颜上留下痕迹。
  5. 燕南十月霜寒: 描绘季节的变化,暗示孤独的处境。
  6. 孤身去住都难: 强调独自生活的艰难。
  7. 何日西窗灯火: 渴望回归家庭,享受温暖的生活。
  8. 眼前儿女团栾: 期盼与家人团聚的愿望。

修辞手法:

  • 对比: 个人的孤独与家庭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 雪、霜等意象渲染了时间的无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对家庭温暖的渴望,以及对未来团聚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时间流逝和年华苍老。
  • : 代表寒冷与孤独的生活环境。
  • 西窗灯火: 家庭温暖与团聚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雪满”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年华已逝
    • C. 春天
    • D. 快乐
  2. “何日西窗灯火”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 A. 旅行
    • B. 团聚
    • C. 学习
    • D. 工作
  3.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 A. 喜悦
    • B. 无奈与期盼
    • C. 愤怒
    •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反映了对家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比较元好问与李白的作品,尽管主题均为思乡与团聚,但李白更加侧重于抒发豪情,元好问则更显细腻与沉思,展现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元好问集》: 收录了元好问的主要作品,了解其风格与主题。
  • 《词学研究》: 研究古代词作的理论与技巧,帮助深入理解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