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雨有怀郑典设》

时间: 2025-01-01 13:05:26

春雨闇闇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

乱波分披已打岸,弱云狼籍不禁风。

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

谷口子真正忆汝,岸高瀼滑限西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雨闇闇塞峡中,
早晚来自楚王宫。
乱波分披已打岸,
弱云狼籍不禁风。
宠光蕙叶与多碧,
点注桃花舒小红。
谷口子真正忆汝,
岸高瀼滑限西东。

白话文翻译:

春雨细细密密地洒落在峡谷中,
早晚都从楚王的宫殿飘来。
波涛汹涌冲打着岸边,
薄薄的云层凌乱不堪,无法抵挡风。
阳光照耀在蕙草和碧绿的叶子上,
点缀着桃花,绽放出小红色的花朵。
在山谷的口子,我真切地想念你,
高高的岸边,湿滑的河床限制着东西的去向。

注释:

  • 闇闇:形容雨势细密或阴沉的样子。
  • 塞峡:指山间的峡谷。
  • 楚王宫:指楚国的王宫,可能暗指雨水的来源。
  • 狼籍:形容杂乱、混乱。
  • 宠光:形容阳光照耀。
  • 蕙叶:指兰草的叶子,常用以象征高雅。
  • 谷口子:山谷的入口。
  • 瀼滑:指河床湿滑。

典故解析:

  • 楚王宫:可能与楚国的历史背景有关,楚国在战国时期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杜甫可能通过提到楚王宫来表达对往日繁华的怀念或感慨。
  • 桃花:常用作春天的象征,表达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生活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创作风格多以忧国忧民、关心民生为主,作品丰富,深具历史价值。

创作背景:

《江雨有怀郑典设》创作于杜甫生活在乱世之时,时值国破家亡之际,诗人常常借景抒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雨的细腻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切思念与对时局的无奈。开头两句以“春雨”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雨水的细腻与峡谷的封闭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接下来的描述中,波涛与云层的动荡,增添了自然界的变化感,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不安的情绪。

“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一句,描绘了春日生机盎然的景象,蕙草的清雅与桃花的娇艳相映成趣,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然而,最后两句“谷口子真正忆汝,岸高瀼滑限西东”则转为忧伤,说明了尽管美景环绕,内心的思念却无从寄托,感到深深的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在写景中融入了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哲思,体现了杜甫诗作中常见的深刻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雨闇闇塞峡中:春天的细雨在峡谷中淅淅沥沥,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2. 早晚来自楚王宫:雨水仿佛是从楚王的宫殿飘来的,暗示着遥远的思念。
  3. 乱波分披已打岸:波涛汹涌,冲击岸边,显现出自然的力量。
  4. 弱云狼籍不禁风:薄薄的云层凌乱不堪,难以抵挡狂风,暗示内心的动荡。
  5. 宠光蕙叶与多碧:阳光照耀下,蕙草和碧绿的叶子显得格外生动。
  6. 点注桃花舒小红:桃花绽放,点缀春日的美景,象征着希望与生命。
  7. 谷口子真正忆汝:在山谷的口子,诗人真实地想念某人。
  8. 岸高瀼滑限西东:高岸湿滑,限制了东西的方向,表现出一种被困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雨与思念相连,暗示诗人情感的细腻。
  • 拟人:让自然景象富有生命,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 对仗:如“岸高瀼滑”“点注桃花”,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雨与自然景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时局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春雨:象征生命与希望,同时也代表着思念的情感。
  • 峡谷:象征封闭与孤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压抑。
  • 桃花:代表春天的美丽,象征着希望与重生。
  • 高岸:象征着阻隔,暗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楚王宫”指的是哪个国家的宫殿?

    • A. 魏国
    • B. 楚国
    • C. 齐国
    • D. 秦国
  2. “乱波分披已打岸”中的“乱波”形容的是哪种状态?

    • A. 宁静
    • B. 汹涌
    • C. 平和
    • D. 温柔
  3. 诗人通过春雨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
    • C. 愤怒
    • D. 无聊

答案:

  1. B. 楚国
  2. B. 汹涌
  3. B. 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了思乡之情。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另一首诗,同样充满了对过往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杜甫 vs. 白居易:两位诗人都关注民生,杜甫的诗更为沉重,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而白居易则常以平实的语言表达生活的细腻与乐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