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看花虽郭内,倚杖即溪边。
山县早休市,江桥春聚船。
狎鸥轻白浪,归雁喜青天。
物色兼生意,凄凉忆去年。
白话文翻译:
尽管看花是在城郭之内,我却倚杖在溪边。
县城早早休市,江桥上春天的船只聚集。
我与海鸥嬉戏在轻轻的白浪中,归来的大雁在晴朗的天空中欢快飞翔。
物候与生意交织在一起,令人凄凉地想起去年。
注释:
- 看花:指观赏花朵。
- 郭内:指城郭内,即城市的范围。
- 倚杖:指凭着拐杖,表明作者年迈的状态。
- 山县:指县城,早早地结束了集市。
- 江桥:指江边的桥,春天时船只聚集的地方。
- 狎鸥:与海鸥嬉戏,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 物色:指物候的变化。
- 兼生意:指自然景象与商事活动的交融。
- 凄凉:表达对往年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的对比。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特定的典故,但通过“倚杖”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衰老与无奈,导致对往年时光的追忆。诗中提到的“归雁”象征着家乡的亲切和温暖,而“白浪”则表达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人民疾苦,风格严谨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倚杖》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个人生活艰难,诗人常常感慨岁月流逝、人生无常,故而在诗中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倚杖》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与个人情感交融的佳作。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从“看花虽郭内”开始,杜甫以“倚杖”的姿态,表达了他在岁月流逝中逐渐衰老的无奈,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接着,通过“山县早休市,江桥春聚船”描绘了春日的宁静与生机,表现出一种归属感与温暖。
“狎鸥轻白浪,归雁喜青天”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海鸥和归雁的嬉戏与欢快,仿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活力。然而,最后一句“物色兼生意,凄凉忆去年”则让整首诗的基调回归到忧伤,诗人对往年繁华的怀念,似乎在对比现实的凄凉,营造出一股淡淡的哀伤。
整首诗在自然和人情之间游走,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反思,体现了杜甫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看花虽郭内:虽然是在城市的花园中看花,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 倚杖即溪边:倚靠着拐杖,显示出诗人年迈的状态,且溪边是宁静的去处。
- 山县早休市:县城早早关市,暗示社会的萧条与人们的生活困境。
- 江桥春聚船:春天的江边,船只汇聚,象征着新生的希望与活力。
- 狎鸥轻白浪:与海鸥嬉戏,表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轻松。
- 归雁喜青天:归来的大雁在晴朗的天空飞翔,象征着团圆与希望。
- 物色兼生意:自然景象与商业活动交织,反映了经济与生计的现实。
- 凄凉忆去年:对去年的怀念带有一丝凄凉,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狎鸥轻白浪”,用轻松的海鸥形象比喻生活的洒脱。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个人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往年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溪:宁静、自然的归宿。
- 船:流动与变迁的象征。
- 海鸥:自由与生命的快乐。
- 归雁:团圆与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谁是《倚杖》的作者?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狎鸥”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鸟
- C) 一种鱼
-
诗中提到的“江桥春聚船”是指什么?
- A) 春天的热闹
- B) 冬天的孤寂
- C) 夏天的繁忙
答案:
- B) 杜甫
- B) 一种鸟
- A) 春天的热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春望》与《倚杖》同样反映了杜甫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在《春望》中,诗人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而在《倚杖》中则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生活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