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桂树》
时间: 2025-01-19 19:54: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中桂树
作者: 顾封人 〔唐代〕
芬馥天边桂,扶疏在月中。
能齐大椿长,不与小山同。
皎皎舒华色,亭亭丽碧空。
亏盈宁委露,摇落不关风。
岁晚花应发,春馀质讵丰。
无因遂攀赏,徒欲望青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月光下的桂树,芬芳的气息飘散在天边,树木茂盛地生长在月光之中。桂树的高度能与大椿相媲美,却不与小山相提并论。它花朵洁白如雪,树姿挺拔,宛如在碧空中飘逸。月光下的桂树,经历了盈亏变化,花瓣的摇落与风无关。到了年末,花应该会盛开,春天的余韵为何没有丰盈的果实?我并没有机会去攀赏,只是徒然渴望那青葱的样子。
注释:
- 芬馥:芬芳的香气。
- 扶疏:枝叶繁茂的样子。
- 能齐:能够比得上。
- 皎皎:洁白明亮的样子。
- 亭亭:形容高而直立。
- 亏盈:指月亮的盈亏变化。
- 委露:花瓣因露水而轻轻落下。
- 岁晚:年末时节。
- 质讵丰:指春天的余韵并不丰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封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交织之时。诗中桂树的意象不仅象征着高洁的品德,同时也是对理想和人生追求的寄托。
诗歌鉴赏:
《月中桂树》以桂树为主线,通过描绘桂树在月光下的姿态和气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桂树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桂树在月中,似乎与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既高洁又孤独。诗人的情感在桂树的清香与月光的映照下愈加鲜明。通过描绘桂树的生长、开花,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思考,强调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第一句“芬馥天边桂,扶疏在月中。”:通过桂树的香气和姿态,渲染了月光下的宁静与美好。
- 第二句“能齐大椿长,不与小山同。”:对比桂树与其他植物,突出桂树的高洁和独特。
- 第三句“皎皎舒华色,亭亭丽碧空。”:进一步描绘桂树的花色洁白如雪,意象清新。
- 第四句“亏盈宁委露,摇落不关风。”:通过自然现象的变化,体现出生命的无常。
- 第五句“岁晚花应发,春馀质讵丰。”:表达诗人对春天的期望,却又感叹现实的失落。
- 第六句“无因遂攀赏,徒欲望青葱。”:最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桂树与大椿、小山进行对比,突出其独特性。
- 拟人:赋予桂树情感,使其成为诗人心灵的映射。
- 对仗:如“亏盈宁委露,摇落不关风”,加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充满了哲理的思考与情感的交织。
意象分析:
- 桂树:象征高洁与理想,代表诗人内心的追求。
- 月亮:象征孤独与宁静,反映出诗人的情感状态。
- 露水: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芬馥”是什么意思?
- A. 香气浓烈
- B. 树木繁茂
- C. 风吹过
-
诗中桂树与哪个树相提并论?
- A. 小松树
- B. 大椿
- C. 柳树
-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 A. 期待
- B. 失望
- C. 无所谓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月中桂树》和《静夜思》,两者均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自然的美,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月中桂树》更多表现对理想的渴望,而《静夜思》则是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唐诗选》 余光中编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月中桂树》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