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4 07:56: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年无雨过清明,
芜草含悲泣鬼城。
春梦疏缘春事起,
故思多与故人生。
膝前憾未雏鸦哺,
身后空烧冥纸情。
陌上清风何共戚,
杏花吹罢落英英。
白话文翻译
每年清明时节,雨水总是不断,
杂草在鬼城中悲伤得似乎在哭泣。
春天的梦境虽已醒来,
却总是思念与故人的关系疏远。
膝前遗憾没有雏鸦可供哺育,
身后空自焚烧冥纸表达情意。
路上的清风为何也带着哀伤,
杏花飘落,犹如残英纷飞。
注释
字词注释
- 何年无雨:每年清明时节总有雨水。
- 芜草:杂草,生长在荒芜的地方。
- 泣鬼城:指的是阴间,暗示对亡者的哀悼。
- 春梦疏缘:春天的梦境虽然美好,但与故人之间的缘分却显得疏远。
- 雏鸦:小鸟,暗示生命的延续和希望。
- 冥纸:纸钱,祭祀用的冥币。
- 共戚:一起感到悲伤。
- 杏花:象征春天和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 清明:清明节为祭祖、扫墓的传统节日,诗中提到的清明,正是与祭祀相关的时节。
- 春梦:象征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荣江,现代诗人,作品常常涉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情感的交融,风格独特,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在清明节期间创作,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诗人通过清明的主题,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清明二首 其一》是一首深情而又具有哲理性的诗作。诗人在清明这个传统节日里,借助春雨、杂草、梦境和杏花等意象,传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何年无雨过清明”,不仅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也象征着每年的哀伤。接下来的“芜草含悲泣鬼城”,则将这种哀伤具象化为杂草在鬼城中悲泣,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逐渐从对故人的怀念,转向对生命脆弱的感慨,如“膝前憾未雏鸦哺”,表达了人对新生命的渴望和对过往的遗憾。而“身后空烧冥纸情”则显示了人对逝者的追忆与祭奠,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死者的尊重与怀念。
最后两句“陌上清风何共戚,杏花吹罢落英英”则用自然景象反衬出内心的忧伤,清风与落英的意象,不仅令诗歌充满生机,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美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明时节特有的哀伤与思念,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与流逝的无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年无雨过清明:每年清明时节都有雨,暗示了对逝者的缅怀与哀思。
- 芜草含悲泣鬼城:杂草在鬼城中似乎在哭泣,象征着对死者的悲痛与怀念。
- 春梦疏缘春事起:春天的梦境虽然美好,但与故人的联系却显得疏远。
- 故思多与故人生:对逝去的人的思念愈加深切。
- 膝前憾未雏鸦哺:对生命延续的渴望与对失去的遗憾。
- 身后空烧冥纸情:为逝者焚烧纸钱,表达对故人的情感和怀念。
- 陌上清风何共戚:路边的清风也似乎感到悲伤,反映出诗人的情感共鸣。
- 杏花吹罢落英英:杏花飘落如同逝去的生命,充满了凄美的意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杂草比作悲泣,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清风与杂草似乎都具有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深度。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与平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清明节的怀念与哀伤,通过自然意象与人类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逝者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明:象征思念与祭祀。
- 雨:代表哀伤和情感的宣泄。
- 芜草: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鬼城:象征逝去的生命。
- 春梦:代表美好与短暂的记忆。
- 冥纸:象征对故人的追思与祭奠。
- 杏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清明节主要是为了纪念什么?
- A. 祖先
- B. 朋友
- C. 自己
-
诗中提到的“冥纸”主要用来做什么?
- A. 祭祀
- B. 写诗
- C. 书信
-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欢快
- B. 悲伤
- C. 平静
答案
- A. 祖先
- A. 祭祀
- B. 悲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明》 by 杜甫
- 《祭灵》 by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清明》多表现对故人的怀念与对自然的描写,而崔荣江的《清明二首 其一》则更加强调内心的情感与生命的思考。两者在主题上相近,但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大全》
- 《现代诗人作品集》
- 《清明节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