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东山》

时间: 2025-01-04 06:30:50

昔人别馆淹留处,卜筑东山学谢家。

丛桂半空摧枳棘,

曲池平尽隔烟霞。

重开渔浦连天月,更种春园满地花。

依旧秋风还寂寞,数行衰柳宿啼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昔人别馆淹留处,
卜筑东山学谢家。
丛桂半空摧枳棘,
曲池平尽隔烟霞。
重开渔浦连天月,
更种春园满地花。
依旧秋风还寂寞,
数行衰柳宿啼鸦。

白话文翻译:

昔日的人在这里留下过的别馆,
我在东山上建造房屋,学习谢家那样的生活。
丛生的桂花树半空中摇曳,摧残了枳棘的生长,
曲折的池塘旁平展无际,隔着烟霞的朦胧。
再次开放的渔港连着天上的明月,
更是种满了春天的花园,花香四溢。
然而,依旧是秋风萧瑟,显得孤寂,
几行衰败的柳树上栖息着啼叫的乌鸦。

注释:

字词注释:

  1. 昔人:曾经的人,指古代的名士或隐士。
  2. 别馆:指旅居或隐居的地方。
  3. 卜筑:选择地点建立房屋。
  4. 丛桂:指成片的桂花树。
  5. 枳棘:一种植物,象征着困扰或阻碍。
  6. 曲池:弯曲的池塘。
  7. 隔烟霞:指远处的景色被烟雾和霞光隔开。
  8. 重开:重新开放。
  9. 渔浦:渔港或渔村。
  10. 宿啼鸦:栖息并鸣叫的乌鸦。

典故解析:

  • 谢家:指谢安、谢玄等谢氏家族,因其隐居生活而受到后世尊崇,代表着隐逸和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绅,唐代诗人,字子美,号青山,他以诗风清新、意境优美而著称,尤其擅长写田园诗和咏怀诗。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的思考与感情,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毗陵东山》创作于李绅隐居时期,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中描绘了东山的自然景色,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历史的追忆。

诗歌鉴赏:

《毗陵东山》展现了唐代诗人李绅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全诗从昔人留下的别馆开始,描绘了他在东山上建立居所的情景,反映出一种宁静和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对桂花、池塘、渔港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恬淡的自然氛围。

“丛桂半空摧枳棘”一句,既展示了桂花的繁茂,也隐喻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扰与阻碍。接下来的“曲池平尽隔烟霞”则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追求自然的情怀。

最后两句“依旧秋风还寂寞,数行衰柳宿啼鸦”则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秋风、衰柳、啼鸦的意象共同构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使得整首诗在宁静中透出一丝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人别馆淹留处:回忆过去名士的隐居之地。
  2. 卜筑东山学谢家:在东山上建立住所,追求谢氏的隐逸生活。
  3. 丛桂半空摧枳棘:桂花繁盛,映衬出生活的美好与艰难。
  4. 曲池平尽隔烟霞:曲折的池塘在烟霞中显得遥远而迷离。
  5. 重开渔浦连天月:渔港的重新开放与明月相连,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6. 更种春园满地花:春天的花园成为生活的乐趣与寄托。
  7. 依旧秋风还寂寞:虽然景色美好,却难掩内心的孤寂。
  8. 数行衰柳宿啼鸦:衰败的柳树旁栖息的乌鸦,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喧嚣的归隐。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重开渔浦”和“更种春园”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秋风”、“衰柳”比喻内心的孤寂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在宁静生活中对时光流逝的思考,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桂花:象征着美好、芬芳的生活。
  2.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孤寂。
  3. 衰柳:象征生命的衰败与无常。
  4. 啼鸦:象征着孤独和生活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谢家”指的是?

    • A. 一个家族
    • B. 一座山
    • C. 一种花
  3. “依旧秋风还寂寞”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李绅的《毗陵东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李绅更注重内心的孤寂,而王维则多了一份宁静与祥和。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李绅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