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忆金陵
原文展示:
天作兴王地,神工岂偶然。
潮从东海入,山与石城连。
绣幕开朱户,笙歌拥画船。
风流佳丽地,忆别又经年。
白话文翻译:
这片土地是天意所造,神明的巧手绝非偶然。
潮水从东海涌来,山脉与石城相连。
绣帷打开了朱红色的门,笙歌声中拥挤着画船。
这是一个风流倜傥、美女如云的地方,回忆起往昔的离别,已经又经过了许多年。
注释:
- 天作:天意所造,指自然的造化。
- 兴王地:兴旺发达的地方。
- 神工:神的手艺,形容造物的巧妙。
- 潮:潮水,这里指东海的潮水。
- 绣幕:用绣花布做的帷幕,象征富丽堂皇的场景。
- 朱户:红色的门,代表喜庆和繁华。
- 笙歌:乐器声和歌唱声,形容热闹的场景。
- 风流佳丽地:形容有才华和美丽的地方。
- 忆别:回忆离别,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典故,但“金陵”作为历史名城,曾是南朝的都城,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金陵即南京,诗中提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反映了金陵的美丽与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佘世亨,明代诗人,生活在南方地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时期,诗人对金陵的美好回忆和对别离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对故乡的留恋与思念。
诗歌鉴赏:
《忆金陵》通过对金陵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眷恋。开头两句以“天作兴王地,神工岂偶然”引入,表现出对金陵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赞美,强调这里是上天的恩赐。接着,通过“潮从东海入,山与石城连”的描写,展现出金陵的地理风貌,东海的潮水与山石城的结合,彰显出一种和谐美。
后两句则转入对人文景观的描绘,绣幕、朱户、笙歌和画船,勾勒出一幅热闹繁华的画面,流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最后一句“忆别又经年”则引发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既有对离别的无奈,也有时间流逝的感慨,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展现了金陵的自然美与人文情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天作兴王地:强调金陵的独特性与自然景观。
- 神工岂偶然:表现出对自然奇观的赞美。
- 潮从东海入:描绘金陵的地理位置,海潮与山城的结合。
- 山与石城连:强调金陵的地形美。
- 绣幕开朱户:描绘繁华的景象,绣幕和朱红的门象征着富贵。
- 笙歌拥画船:描绘热闹的场景,充满生活气息。
- 风流佳丽地:强调金陵的风流人物与美丽女子。
- 忆别又经年:引出对往昔的思念与感伤。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陵比作一幅美丽的画卷。
- 对仗:如“潮从东海入,山与石城连”,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金陵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天作:象征自然之美与神秘。
- 潮:代表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推移。
- 绣幕与朱户:象征繁华与富贵的生活。
- 笙歌与画船:代表文化的繁荣与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地方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南京
c) 西安 -
诗中“绣幕开朱户”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祥和的乡村
b) 繁华的市井
c) 皇宫的热闹
答案:
- b) 南京
- c) 皇宫的热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背景与情感基调上更为沉重,而《忆金陵》则更多展现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与赞美,体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金陵风光与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