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时间: 2025-01-08 23:55:43

湾头荔子红于火,多忆年年。

裙屐翩翩。

五月新潮放画船。

柳丝不系流光住,舞向风前。

影事如烟。

直恁轻消夕照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湾头荔子红于火,多忆年年。
裙屐翩翩。
五月新潮放画船。
柳丝不系流光住,舞向风前。
影事如烟。
直恁轻消夕照边。

白话文翻译:

在湾头,荔枝红得像火一样,让我想起往年。
女孩子们穿着裙子,踩着木屐,轻盈地舞动。
五月的潮水涨起,放出装饰华丽的画船。
柳条不再固定,光阴在风中舞动。
影子似烟雾般消散,
就这样轻轻地在夕阳的边缘消逝。

注释:

  • 荔子:荔枝,水果,成熟时颜色鲜红。
  • 裙屐:裙子和木屐,古代女子的服饰。
  • 新潮:这里指的是新涨的潮水。
  •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只。
  • 柳丝:柳树的枝条,象征柔美。
  • 影事:影子和事情,指光影变幻的景象。
  • 直恁:就这样,直接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采庵(近代)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多变,既有抒情的细腻,又有描绘自然的生动。他生活在社会剧变的时期,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创作背景:

《采桑子》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该诗反映了他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尤其是在五月的季节,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唤起了诗人心底的情感。

诗歌鉴赏:

《采桑子》通过生动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生活情感的深切体悟。开篇以“湾头荔子红于火”引入,荔枝的火红色彩让人感受到夏天的热烈与生机,同时也象征着丰收的喜悦。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对往年时光的怀念,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裙屐翩翩”一句,描绘了轻盈的女子在夏日的微风中舞动的姿态,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向往。紧接着的“五月新潮放画船”,描绘出一幅水天相接、船只点缀的美丽画面,象征着生活的多姿多彩。

诗中“柳丝不系流光住,舞向风前”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柳丝仿佛也在随着微风舞动,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感慨,似乎在诉说着时光的易逝与无情。而“影事如烟”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情,影子如烟般轻轻消散,暗示着美好事物往往难以长久。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既有对美好回忆的留恋,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湾头荔子红于火,多忆年年:在湾头的荔枝红得像火一样,勾起了我对往年美好时光的回忆。
  2. 裙屐翩翩:女子穿着裙子,踩着木屐,轻盈地舞动,生动描绘了夏日的活力。
  3. 五月新潮放画船:五月的潮水涨起,华丽的船只在水面上游弋,展现出夏日的繁华。
  4. 柳丝不系流光住,舞向风前:柳条随风舞动,光阴似乎也在此刻停驻,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5. 影事如烟:影子如烟雾般轻轻消散,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易逝。
  6. 直恁轻消夕照边:就这样轻轻地在夕阳的边缘消逝,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荔子红于火”将荔枝与火相提并论,强调其鲜艳。
  • 拟人:如“柳丝不系流光住”赋予柳丝以人的动作,增添了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流逝岁月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荔子:象征着丰收与热烈的夏季。
  • 裙屐:代表女性的柔美与活力。
  • 新潮:象征着生活的变化与流动。
  • 柳丝:象征着柔美与生命的脆弱。
  • 影事: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荔子的颜色在诗中被形容为: A. 绿色
    B. 红色
    C. 黄色

  2. 诗中描绘的女子穿着什么? A. 鞋子
    B. 裙子和木屐
    C. 长袍

  3. “影事如烟”意味着什么? A. 影子很大
    B. 影子很轻
    C. 影子容易消散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对美好时光的回忆,情感细腻而婉约。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描写了花的繁盛与情感的热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以上作品在主题和情感上与《采桑子》有相似之处,展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