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毌沆挽辞二首 其一》 作者: 韩维 〔宋代〕
早接英豪论,闻君伯仲贤。
高谈诸老屈,懿行一乡传。
处顺宁违俗,求归不待年。
终南山色好,长到酒樽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早已听闻你的才华与英雄气概,知道你在同辈中非常出众。你谈论古代的名士,品德高尚,乡里的人都在传颂你的美德。顺应时代潮流又不违背世俗,寻求归隐的生活不必等待年纪的增长。终南山的风景如此美好,快来与我一同举杯畅饮吧。
注释:
字词注释:
- 毌沆:诗名中的人名,可能是朋友或同辈。
- 贤:有才德的人。
- 高谈:高谈阔论,指讨论深远的事情。
- 懿行:美好的品行。
- 处顺:处于顺应的状态。
- 宁违俗:宁愿违背世俗。
- 求归:寻求归隐的生活。
- 终南山:位于陕西省,是道教圣地,象征隐逸生活。
典故解析:
- 终南山:是道教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常被视为隐士的理想之地,代表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生卒年不详),字子木,号无余,南宋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故,体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诗人与友人毌沆的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毌沆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英才的崇敬与友谊的珍视。开头两句通过“早接英豪论,闻君伯仲贤”引入,直接表达了对友人才德的赞美,显示出诗人对友人深厚的了解和认可。接着提到“高谈诸老屈”,不仅谈及古人,更是暗示了自己对于古代贤人的向往。
中间两句“处顺宁违俗,求归不待年”则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宁愿追寻内心理想而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个体价值的重视。
最后两句“终南山色好,长到酒樽前”则是诗人邀请友人共饮的场景,折射出一种洒脱与不羁,传递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挽歌,更是一种对理想与友谊的礼赞,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早接英豪论:指早就听说了英才的名声。
- 闻君伯仲贤:听到你在同辈中非常贤良。
- 高谈诸老屈:畅谈古代名人,表明对古人的敬仰。
- 懿行一乡传:你的美德在乡里传颂。
- 处顺宁违俗:在顺应社会风气的同时,宁愿违背世俗的牵绊。
- 求归不待年:追求归隐的生活不必等到年纪大。
- 终南山色好:终南山的风景很美好。
- 长到酒樽前:邀请朋友一同饮酒,享受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以对称的方式表达思想,如“高谈”与“懿行”,“处顺”与“求归”形成对仗。
- 象征:终南山象征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理想化的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与不舍,同时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超脱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英豪:象征才智与力量,代表了被仰慕的人物。
- 美德:象征高尚品质,反映社会对人品的重视。
- 终南山:象征隐逸与自然之美,代表理想的归隐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终南山”象征什么?
A. 战争
B. 隐逸生活
C. 城市繁华 -
诗人如何看待世俗?
A. 追随世俗
B. 违背世俗
C. 忽略世俗 -
诗中对友人的称赞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A. 才华与品德
B. 财富与地位
C. 家庭背景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唐·王维)
- 《别董大》(唐·高适)
诗词对比:
- 王维与韩维的诗歌都体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但王维的诗更多强调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而韩维则更注重个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介绍宋代诗人的作品与风格。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提供古诗词的解析与赏析。
通过以上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毌沆挽辞二首 其一》的诗意、情感及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