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卧庐人昔如龙起,鼎足魏吴如等是。
若结梅花为保社,林逋只会住孤山。
白话文翻译:
这位曾经居住在茅屋中的人,如同龙般崛起,他的才能让人仰望。像鼎足正在稳定着魏国和吴国,他的成就也是如此。若是以梅花结成社团,那林逋只会独自居住在孤山之上。
注释:
- 卧庐:指的是人居住的茅屋,形容简朴的生活。
- 龙起:比喻人才能够崛起,成就显赫。
- 鼎足:指的是鼎立的局面,形容三方稳定或相互依存的状态。
- 魏吴:指三国时期的魏国和吴国,代表着历史上的权力与分裂。
- 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常用来比喻志向。
- 林逋:北宋诗人,因隐居孤山而著名。
典故解析:
林逋(967-1028)以隐居生活和梅花诗闻名,特别是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传达了对自然与孤独的独特理解。诗中提到他,暗示着追求清高与独立的人生哲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字梦得,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词和诗,尤其以其豪放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展现出浓厚的个性。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宋代,正值士人追求个人理想和社会责任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隐士生活和豪杰之志的思考。
诗歌鉴赏:
《呈辛稼轩》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在开篇用“卧庐人昔如龙起”展示了一个从简朴生活到达高峰的过程,强调了个人奋斗的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鼎足魏吴”的比喻,表达了个人才能在历史大潮中的作用,暗示了即使是在动荡的时代,才智和努力始终是立足之本。
“若结梅花为保社,林逋只会住孤山”的句子则展示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反思。梅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而林逋的孤独则反映出追求理想的艰辛和孤立。在这首诗中,刘过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比照,思考了个人的选择与社会的期待,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卧庐人昔如龙起:揭示了诗人曾是隐士,经历了从平凡到杰出的转变。
- 鼎足魏吴如等是:强调了个人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形象地比喻了才智的支撑作用。
- 若结梅花为保社: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出对理想的向往和团体的渴望。
- 林逋只会住孤山:反映出追求理想的孤独和坚持。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起”与“鼎足”,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探讨了个人奋斗与理想追求的关系,反映出在历史与社会压力下,个体的选择与孤独。
意象分析:
- 卧庐:象征隐士生活,代表着清贫与自由。
- 龙:象征卓越与崛起,表达了追求超凡脱俗的志向。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代表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孤山:象征孤独、独立的生活,表达出追求理想时需要的勇气和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卧庐人”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林逋
B. 辛稼轩
C. 刘过 -
填空题: “若结梅花为保社,林逋只会住__。”
-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鼎足魏吴”是指权力的稳定与分立。(对/错)
答案:
- A
- 孤山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反映了隐士生活与自然的结合。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 刘过的《呈辛稼轩》与李白的《将进酒》:两首诗都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但刘过更侧重于隐士的孤独与坚持,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纵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