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赵信庵》
时间: 2025-01-06 07:12: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哭赵信庵
作者: 吴龙翰 〔宋代〕
麟符玉策总兵权,
手托江淮半壁天。
大节有关宗社里,
深谋常画庙堂先。
三朝已表蝉冠像,
八袠终逢鸡梦年。
不独羊公碑尚在,
万民堕泪滴湘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赵信庵的深切哀悼和敬仰。诗中提到,赵信庵掌握着国家的兵权,手中托起了江淮这片半壁江山。他的高尚品德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常常为国家大计深思熟虑,谋划于庙堂之上。经过三朝的荣誉,他已如蝉冠一般高洁,而在八袠之年,他却因鸡梦而逝去。他的碑石依然矗立,但百姓的眼泪却如湘江的烟雾般弥漫,令人感慨不已。
注释
- 麟符: 古代用于代表皇权的象征。
- 玉策: 玉制的策书,象征权力。
- 江淮: 指长江和淮河流域,意指重要的战略地带。
- 大节: 指重要的道德操守和节操。
- 庙堂: 指朝廷或政府。
- 蝉冠像: 形容人品高洁,像蝉一样清白。
- 八袠: 指古代的衣服,象征地位。
- 鸡梦年: 指梦中有鸡鸣,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羊公碑: 指羊祜的碑,象征着历史的记忆和忠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龙翰,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诗才著称。他的诗风雄浑,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创作背景:
《哭赵信庵》是吴龙翰在赵信庵去世后所作,表达了对这位忠臣的怀念与敬意。赵信庵在其生前致力于国家大事,深受百姓爱戴,作者因其去世而感到悲痛,从而写下此诗以示哀悼。
诗歌鉴赏
《哭赵信庵》是一首充满政治关怀与个人情感的哀悼诗。诗中以赵信庵为中心,通过对其生平和贡献的回顾,展现了他在历史舞台上的重要地位。首联用“麟符玉策”形象地描述了赵信庵掌握的权力,显示出他在国家政治中的权威。接着,诗人提到“江淮半壁天”,强调了赵信庵所肩负的重任,暗示他对国家安危的重大影响。
诗中进一步探讨了赵信庵的高尚品德和忠诚。通过“大节有关宗社”和“深谋常画庙堂”,诗人传达了他对赵信庵的敬佩,认为其品德与国家的存亡紧密相连。诗的后半部分则用“蝉冠像”与“鸡梦年”来象征赵信庵的清白与短暂人生,令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
最后,诗人以“万民堕泪滴湘烟”结尾,展现了百姓对赵信庵的怀念与哀痛,呼应了开头对他伟大贡献的赞美。这种情感的延续使得整首诗在形式与内容上都达到了和谐统一,彰显了吴龙翰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麟符玉策总兵权: 赵信庵掌握着国家的兵权,象征着他的权威。
- 手托江淮半壁天: 赵信庵的责任重大,承载着江淮一带的安危。
- 大节有关宗社里: 他的品德与国家事务息息相关。
- 深谋常画庙堂先: 他常为国家大计深思熟虑。
- 三朝已表蝉冠像: 经过三朝的荣誉,赵信庵如蝉般清白高洁。
- 八袠终逢鸡梦年: 他的生命短暂,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不独羊公碑尚在: 他的功绩仍被铭记。
- 万民堕泪滴湘烟: 其去世引起百姓的悲痛,情感深重。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赵信庵比作“蝉”,象征其清白高洁。
- 对仗: 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 “羊公碑”象征历史的记忆和忠诚。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赵信庵的怀念,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麟符: 象征皇权和权力的象征。
- 江淮: 代表国家的重要战略地带。
- 蝉冠: 象征清白与高洁。
- 羊公碑: 代表忠诚与历史的记忆。
- 湘烟: 体现百姓的哀痛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麟符”象征什么?
A. 权力
B. 财富
C. 智慧
D. 友情 -
赵信庵的去世给百姓带来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所谓
C. 悲痛
D. 愤怒 -
“万民堕泪滴湘烟”中的“湘烟”主要意指什么?
A. 经济繁荣
B. 哀痛的泪水
C. 自然风光
D. 战争的烟火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 同样表达了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慨,但更偏向于描绘自然之美。
- 《登高》: 以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方式,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哭赵信庵》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代诗词选读》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