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剡藤裁素帱,坐使诸尘隔。
冬室自生温,寒窗屡更白。
不随直省被,长覆栖禅箦。
思曾雪夜时,宿伴山中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季的宁静场景。用剡藤编制的白色帐篷,使我与外界的尘世隔绝。冬天的房间自然散发出温暖,寒冷的窗外则时常被白雪覆盖。我并不依赖那直白的被子,长时间覆盖着我的禅坐垫。让我想起曾经的一个雪夜,我与山中旅客相伴入眠的时光。
注释:
- 剡藤:剡州的藤条,常用于编制物品,特指一种优质藤。
- 素帱:白色的帐篷。
- 诸尘:指世间的纷扰和尘世的杂事。
- 寒窗:指寒冷的窗户,这里暗示冬天的寒冷。
- 直省被:直接使用的被子,这里是指普通的被褥。
- 栖禅箦:指用于禅坐的垫子。
- 雪夜:指下雪的夜晚,通常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1336-1374年),字子厚,号逢辰,明代诗人。他以诗歌闻名,是明初“建文四大家”之一,作品多以山水自然和个人感受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高启晚年之际,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创作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动荡和变迁,诗人借此抒发内心的宁静与对过往的怀念。
诗歌鉴赏:
《赋永上人纸帐》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冬日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陪伴的怀念。剡藤裁制的素帐,不仅是物质的遮蔽,更是心灵的庇护。诗人在冷冬中自得其乐,感受着自然而然的温暖,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超然与淡泊。
在诗的最后,诗人回忆起与山中客人共度雪夜的温情时光,表现出一种孤独中的温暖与友谊的珍贵。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不乏人际关系的温暖,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冬日画卷,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剡藤裁素帱:用剡藤编制的白色帐篷,象征着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 坐使诸尘隔:在这帐篷中坐着,外界的尘世纷扰与我隔绝,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心境。
- 冬室自生温:冬天的房间自然散发出温暖,强调了内心的安宁。
- 寒窗屡更白:窗外的白雪不断覆盖,形成对比,突显出外界的寒冷。
- 不随直省被:不依赖于普通的被褥,表现出对物质的不执着。
- 长覆栖禅箦:长时间用禅坐垫覆盖,暗示了诗人的修身养性。
- 思曾雪夜时:回忆过去的雪夜,怀念那种温暖的陪伴。
- 宿伴山中客:与朋友在山中共度夜晚的情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帐篷与人世的隔离比喻成心灵的庇护,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冬室自生温,寒窗屡更白”,形成了优美的音韵和节奏。
- 意象:使用“雪夜”“山中客”等意象,传达出宁静与温暖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宁静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惜。它以淡泊的态度反映了对物质世界的超然与内心的和谐。
意象分析:
- 剡藤:象征自然与简朴,代表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 素帱:白色的帐篷,象征清新与纯粹。
- 冬室:象征内心的温暖与宁静。
- 寒窗:代表外界的冷漠和孤独。
- 雪夜:象征温暖的记忆与友谊的陪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赋永上人纸帐》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高启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剡藤”主要用来做什么?
- A. 编制帐篷
- B. 做家具
- C. 制作衣物
-
诗人对冬室的描写主要想表达什么情感?
- A. 寂寞
- B. 温暖
- C. 冷漠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高启与王维的山水诗:两者均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但高启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哲理性的思考与静谧的氛围。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高启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