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四 配帝舞》

时间: 2025-01-04 08:10:40

帝出于震,苍德于神。

其明在日,其位居春。

劳以定国,功以施人。

言从配祀,近取诸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四 配帝舞

庾信 〔南北朝〕

帝出于震,苍德于神。
其明在日,其位居春。
劳以定国,功以施人。
言从配祀,近取诸身。

白话文翻译:

该诗描绘了帝王的崇高地位与德行。帝王的出现在震动中,代表了神灵的威德。光明如同太阳,春天的温暖环绕着他。通过辛勤的努力来稳定国家,将功绩施加于人民。言语与祭祀相应,近在身边的生活也显得重要。

注释:

  • :古代五行中代表雷的方位,象征权威和震慑。
  • 苍德:指的是天帝的德行,象征着仁爱与公正。
  • 言从配祀:意味着言行能够与祭祀相结合,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 近取诸身:意指从自身出发,强调自律和自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庾信(约513-581年),字子山,号逸少,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庾信的诗歌以清新典雅、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王朝更迭与社会动荡之际,庾信通过诗歌表达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对帝王德行的赞美。

诗歌鉴赏: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四 配帝舞》作为庾信的作品,展现了他对帝王理想的思考与追求。诗的开头通过“帝出于震”引入,震动与神明的结合,象征着帝王的权威与神圣。接下来,诗人用“其明在日,其位居春”描绘了帝王的光辉与温暖,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息。

而“劳以定国,功以施人”则进一步强调了帝王肩负的责任与义务,体现了对人民的关怀与施恩的高尚情操。最后,“言从配祀,近取诸身”则是一种自省与警醒,提醒人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要从自身出发,做到言行一致。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崇高的政治理想和人文关怀,让人感受到庾信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与寄托。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帝出于震:帝王的显赫地位源于其所代表的力量。
    • 苍德于神:神明的德行深厚,象征着宇宙的法则和道德。
    • 其明在日:光辉如同太阳,象征着光明正大。
    • 其位居春:春天是生命与希望的象征,暗示帝王的领导应当充满生机。
    • 劳以定国:通过辛勤工作来稳定国家。
    • 功以施人:将自己的成就回馈于人民。
    • 言从配祀:言行应当与祭祀的精神一致。
    • 近取诸身:自我反省,从自身做起。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帝王的光辉比作太阳,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使诗歌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帝王德行的赞美,揭示了理想政治的核心——以民为本、德治为先。强调领导者的责任与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帝”:象征着权威与尊贵,体现了古代对君主的崇拜。
  • “震”:代表力量与威严,暗示顺应自然法则的统治。
  • “春”: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传达出积极向上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苍德于神”意指: A. 帝王的权威
    B. 神明的德行
    C. 人民的期待

  2. 诗中“言从配祀”强调了什么? A. 言行一致
    B. 口号响亮
    C. 祭祀重要

  3. 诗的主题思想是: A. 追求个人荣华
    B. 以民为本,德治为先
    C. 追求战争胜利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周祀五帝歌》中的其他篇章,均体现了相似的主题。
  •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同样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比较庾信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两者都体现了对理想与自然的追求,但庾信更侧重于政治理想,王羲之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1. 《庾信集》 - 收录庾信的诗文作品。
  2. 《南北朝诗人研究》 - 详细探讨南北朝时期诗人的风格与影响。
  3.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系统阐述古代诗歌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